怪此花枝怨泣,托君詩句名通。憑將草木記吳風。繼取相如云夢。
點筆袖沾醉墨,謗花面有慚紅。知君卻是為情秾。怕見此花撩動。
西江月·再用前韻戲曹子方。宋代。蘇軾。 怪此花枝怨泣,托君詩句名通。憑將草木記吳風。繼取相如云夢。點筆袖沾醉墨,謗花面有慚紅。知君卻是為情秾。怕見此花撩動。
怪不得這棵花枝怨恨流淚,因為憑你的詩句而把“瑞香”作為“紫丁”的名聲揚出去了。你的詩句記吳國的風物土產,繼承若司馬相如《上林賦》記云夢風物土產的錯誤。
曹子方醉中提筆寫詩,把紫丁香誤作瑞香花,而臉上顯出了慚愧的顏色。你不必慚愧臉紅,我懂得你的情感豐富,恐被這奇香的瑞香花撩動起來。
⑴西江月:詞牌名,原唐教坊曲。
⑵再用前韻:指用前首《西江月·公子眼花亂發》詞韻。曹子方,名輔,曾以文章從東坡游。此詞題序,《注坡詞》作“真覺府(院)瑞香一本,曹子方不知,以為紫丁香,戲用前韻。”當為東坡原詞序文字。
⑶名通:指通曉了花之名稱。曹子方誤將瑞香花說成是丁香花,故詞首有“怪此花枝怨泣”之語。
⑷吳風:指吳地的風物土產。
⑸相如云夢:《注坡詞》注云:“司馬相如為《子虛賦》,而載云夢之饒,故山川土石、草木禽魚,無不畢究。”然句前有“繼取”二字,意在說明“相如云夢”之詞語也是誤指的。
⑹醉墨:指酒醉時所寫出的詩句。
⑺謗花:指曹子方誤將珍貴的瑞香花稱之為尋常的丁香花,則是“謗”(說其壞話)。
⑻情秾(nóng):情感豐富。
參考資料:
1、朱靖華,饒學剛,王文龍編著,蘇軾詞新釋輯評 (下冊),中國書店,,第1104-1106頁
2、(宋)蘇軾著;石聲淮,唐玲玲箋注,東坡樂府編年箋注,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07,第347頁
此詞作于元祐六年(1091年)三月,福建路轉運判官曹輔權(字子方)來了,蘇軾陪他雪中游湖,過些日子,龍山真覺院的瑞香花開了,他們又一同去賞花,曹子方和其他坐客說都不是瑞香花,是紫丁香。蘇軾于是連作三闋《西江月》為瑞香辯證,這首詞便是其中一首。
參考資料:
1、李一冰著,蘇東坡傳 下,江蘇文藝出版社,2013.03,第99頁
上片寫瑞香花埋怨曹子方誤將丁香花名己,而感到委屈,下筆奇兀,引人入勝:“怪此花枝怨泣,托君詩句名通。”珍貴的瑞香花被說成尋常的“紫丁香”,不僅抱怨甚至哭泣,可見事關重大,這就暗喻出瑞香花的不同凡響。“憑將草木記吳風。繼取相如云夢。”詞人自己也站出來為珍貴的瑞香花鳴不平,甚至直批友人的錯誤。這是延續了司馬相如錯把蘆橘產生在陜西的謬誤。文字全用議論,但卻帶著袒護瑞香花的濃厚情感寫出,誠如沈德潛《說詩啐語》所說:“議論須帶情韻以行”,于是,理念浸透了審美情感,令人毫不感到枯燥乏味,反覺自然流轉,淡中有味。
下片反轉為友人辯護,章法變新,相反相成,頓成奇趣:“點筆袖沾醉墨,謗花面有慚紅。”“知君卻是為情裱。怕見此花撩動。”接著,詞人又為友人解圍,替他尋找一時誤解的原因。全詞自批自答,既指出了曹子方的錯誤,又為之打出圓場,表現了詞人與曹子方的友誼深厚,親密無間。
此詞在頌揚瑞香花之珍貴,卻從友人曹子方誤稱其“紫丁香”寫起,從側面落筆,效果尤見顯著。全詞直抒胸臆,平易真切,筆法跌宕,體物寄意,可謂素描本色。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壬辰重九即席。宋代。韓琦。 中山風物有前緣,經賞重陽第五年。莫為素毛悲晚歲,且吹黃菊酌芳筵。退求僻郡疑邀寵,甘老窮邊似好權。笑問此身何計是,不如嘉節倒垂蓮。
六絕句呈趙帥兼簡鄭機宜。宋代。陳造。 長日登臨憶侍郎,芳時譚笑客凝香。須公多辦瓊花露,容我時開古錦囊。
九日追和虞太史韻東徐僉憲叔明。。劉崧。 莫嘆飄零萬里身,尊前相見即相親。黃花翠竹來江外,紫蟹銀魚出海濱。雁度石門云氣近,烏啼金井露花新。不辭令節成歡醉,總是登高能賦人。
次韻輅氏東亭書事四首 其二。。劉摰。 幽懷樂所遇,且任北山嘲。世事棋秤變,年光石火敲。松筠陰自冷,蘿葛蔓相捎。草密蛇橫徑,檐低燕露巢。楚醪無再設,蘄紙不重鈔。旋買粳留客,親科筍付庖。靈山瞻二祖,歸路近三茅。塞上藏憂喜,人心浪自殽。
寄趙少虛先生四首 其一。明代。于慎行。 空谷有佳人,素質明秋霜。凌風拾翠羽,皎皎雙明珰。負薪日慘廩,怨此江路長。紅顏委中野,三嘆以徬徨。傾城難可再,一顧何茫茫。念此不得寐,嘯咤令心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