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一葉送行舟。淺遲留。艤汀洲。新浴紅衣,綠水帶香流。應是離宮城外晚,人佇立,小簾鉤。
新歸重省別來愁。黛眉頭。半痕秋。天上人間,斜月繡針樓。湘浪莫迷花蝶夢,江上約,負輕鷗。
江神子·送翁五峰自鶴江還都。宋代。吳文英。 西風一葉送行舟。淺遲留。艤汀洲。新浴紅衣,綠水帶香流。應是離宮城外晚,人佇立,小簾鉤。新歸重省別來愁。黛眉頭。半痕秋。天上人間,斜月繡針樓。湘浪莫迷花蝶夢,江上約,負輕鷗。
“西風”三句,言詞人在白鶴江邊送翁五峰回京城臨安。而鶴江在臨安東南面,遇“西風送行舟”,逆風而行,只得暫時回岸邊停靠。“艤”,即整舟向岸也。《文選·蜀都賦》(左思):“試水客,艤輕舟。”劉注引應劭曰:“艤,正也;南方俗謂正船回灣處為艤。”舟回岸暫停,老友就可以暫時不走,這是詞人內心所企盼的事。“新浴”兩句。“紅衣”,指荷花。言荷花,蓮葉在江岸邊搖曳,如女郎之新浴嬌艷;流水受荷葉掩映而呈綠色,荷香隨流水而飄向遠方。此雖是描述行舟暫泊之處的景色,也含有熱土難離的挽留之意在。“應是”三句。“離宮”,蘇州本是吳國都城,城外虎丘館娃宮等處都曾是吳王離宮,所以這里的“離宮”,當指翁停舟暫住之處所。言詞人在城外原吳王舊日離宮遺址送別翁五峰,依依不舍,相對佇立,直到月芽升空。“小簾鉤”,指新月。
“新歸”三句,轉而代翁五峰在京愛人立言。此言翁五峰自鶴江還京后,猜想他的愛人一定為因為兩人重逢而向他訴說別后的離愁之苦。說她經常是緊鎖雙眉,冷面似秋霜,始終無法泯滅其對翁的相思苦。“天上”兩句,系倒裝句。此言伊人在繡樓上見到月光斜入,就聯想到:天上月宮嫦娥與她孤身獨處繡樓,非常相似。這兩句也是愛人向翁傾訴離愁之苦的具體內容。“湘浪”三句,又是代伊人立言,勸告五峰。此是詞人想象中五峰已回到京城家中,他的愛人又對翁說:你在湖南(湘浪)千萬不要去拈花惹草,迷戀野蜂浪蝶,因為這些只不過是像與江鷗訂立的盟約,她們都是轉瞬而過,不再回頭,很快就會撕毀盟誓的。結句含有要求五峰不負愛人舊盟情誓的意思在。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
吳文英。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詠青溪石壁。宋代。陳與義。 青溪宜曉日,曲處千丈晦。天開蒼石屏,影落西村外。虛無元氣立,明滅河漢對。人行崢嶸下,鳥急浩蕩內。向來千萬峰,瑣細等蓬塊。老夫倚杖久,三嘆造物大。惜哉太史公,意短遺此快。更欲訪野人,窮探視其背。
鷓鴣天 題樊會公小像。明代。宋琬。 曾向車中看璧人。金丸珠勒冶城春。只今老作青溪長,猶是當時折角巾。姿卓犖、骨嶙峋。畫師摩詰是前身。知君埋照饒深意,新筑糟丘號酒民。
梅花引。明代。劉基。 晚云凝,晚煙橫,煙草茫茫云樹平。杜鵑聲,不堪聽,別淚暗傾,良宵空月明。冰蠶絲斷瑯玕折,湘妃竹死青冥裂。短長亭,幾千程。歸計未成,愁隨江水生。
白艾溪。宋代。胡楚材。 澎湃白艾溪,源恐從天落。灘石劍戟列,噴怒波勢惡。篙工手眼親,飛舫過如籜。達阻有長橋,輕虹□寥廓。參天樹列幢,夾岸如山削。中有釣魚郎,扁舟□寂寞。俗眼急勢利,問此何足樂。不釣滄海鰲,須膾潮州鱷。胡為持一竿,默在艾溪腳。我且笑不答,自歌還自酌。日暮鼓枻歸,風埃滿城郭。
早春游沔陽舟發漢上口占。清代。張問陶。 客里重為客,饑來百事非。一舟如許大,三匝竟何依。欲死悲囊粟,無才負布衣。春鷗吾愧汝,清遠背人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