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亭楊柳碧毿毿,人立東風酒半酣。
萬點落花舟一葉,載將春色過江南。
代父送人之新安。明代。陸娟。 津亭楊柳碧毿毿,人立東風酒半酣。萬點落花舟一葉,載將春色過江南。
渡口的楊柳柔條飄拂,春風中入們飲遽了餞行的醇酒。
千萬點的落花,飄落在小船上那一葉扁舟,把美好的春色全都帶到江南去了。
之:往,到。
新安:郡名,治所在休寧(今屬安徽),后屬歙縣,唐時改為歙州,宋宣和年問改為徽州。后世稱歙州、徽州所轄地區為新安。
津亭:渡口驛亭。
毿(sān):毛發或枝條細長的樣子,此形容柳條細長下垂。
酣:飲酒至舒暢的程度。半酣,半醉。
一葉:形容輕舟。
將:作助詞,表示動作的開端。
參考資料:
1、張明葉.中國歷代婦女詩詞選:遼寧教育出版社,1989.09:248
2、胡光舟,周滿江.中國歷代名詩分類大典(4):文本人民出版社,1990.07:40
3、蘇者聰.古代婦女詩一百詩:岳麓書社,1984.05:94
4、傅德岷,盧晉.詩詞名句鑒賞辭典:長江出版社,2008.06:323
5、呂海江.幼學古詩畫意:吉林美術出版社,1988.02:132
詩人的父親陸德蘊,是一位飽學之士,在落花時節送別友人,而詩人陸娟是位才女,出嫁之前深得父親信任和憐愛?!洞杆腿酥掳病繁闶窃娙岁懢甏赣H陸德蘊作的送別詩。
參考資料:
1、朱安群.明詩三百首詳注: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7.10:484
2、李克淮.詩海探珠: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5.07:246
《代父送人之新安》設色艷麗,如同畫卷,頗有女性的特點。全詩用二幅畫面組成。前二句一幅,為告別圖,后一句一幅,為江上行舟圖。
首句寫渡口亭畔,楊柳依依,借物寓情,惜別之心曲不言自明。“碧”字透出光澤感,如畫面上的亮色。第二句寫友人就要登舟出發了。“酒半酣”一掃離別即愁苦的舊套,陶然、微醺是“酒半酣”帶給人的一種佳妙的境界,且于東風吹拂之下更是透露出一種歡快氣氛。樹下站立著行者與送者,正在作最后的告別,彼此酒已半酣。著“東風”二字,關照上句的柳條,又由此似乎看到人物的衣帶輕飏,襯托出酒后陶然之態。作者省略前后內容,單取一個視覺形象,同上句可以配成完整畫面。
第三句已轉入舟行江上。描寫落花,暗借上句“東風”二字,呈現飛舞之態。“萬點落花舟一葉”,“萬點落花”與“一葉舟”相襯托。似乎是漫天春色,環繞行人,這實在是一個畫面的描摹,色彩斑斕,春意無限。尾句“載將春色過江南”,詩人借助想象,行舟江南,一路飛花.無限春色可以一直伴送著父親的友人,同時也是對行人的美好祝愿。此句利用詩歌表現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長處,將眼前景象,無限延展,使詩中情味更濃。同時亦有祈禱行人一路平安歡樂的意思。
全詩三組景象,并非平行排列,而是立體展示,極富層次感。在這幾個層次中,景物、事態、情感交錯復疊,直撲讀者,顯示出絕句獨有的詞顯意深、語近情遙的藝術魅力。
陸娟,生卒年不詳,大約生活在明弘治時期。松江(今屬上海市)人,能詩。華亭陸德蘊(潤玉)之女,馬龍妻。其父隱居北郭,有高行,曾為明代書畫家沈周的老師。 ...
陸娟。 陸娟,生卒年不詳,大約生活在明弘治時期。松江(今屬上海市)人,能詩。華亭陸德蘊(潤玉)之女,馬龍妻。其父隱居北郭,有高行,曾為明代書畫家沈周的老師。
同君倚過圣俞。宋代。司馬光。 王畿一古樞,簿領日填積。自非奉朝請,九衢未嘗識。今北到東城,胥靡暫逃役。近指圣俞居,安能不往覿。一室靜蕭然,昏碑帖古壁。叩階讀新詩,迷闇得指括。笑言殊未足,黯然日半夕。呼馬小歸涂,燈火已歷歷。又知幾何時,更有重來跡。
古意五首 其三。。戴梓。 庭前有嘉樹,雙雙落奇鳥。卿云散組翰,煥彩張靈葆。乳哺群雛嬌,噰噰聚晴曉。春風游冶郎,翠騎飛芳草。挾彈覓當壚,意氣何矯矯。側目眄高柯,金丸度空杪。一擊毛羽摧,驚飛何擾擾。哀哉覆巢下,眾雛難自保。
可度嶺二首 其二。。李學一。 馳驅終日度深山,何處人家翠靄間。雞犬數聲云外落,峰巒千疊屋前環。田園雜遝桑麻滿,林木青蒼鳥雀閒。疑是避秦人尚在,只今世遠不知還。
寄徐氏昆仲。明代。釋函可。 鐘山王氣散殘霞,猶向烏衣識舊家。義士肝腸才子韻,人間富貴夢中花。已知麟閣三秋草,何處青門五色瓜。珍重玉函天藻在,佇看溟渤又飛沙。
自述。明代。唐順之。 祗為抽簪早,歸來已四春。本非食肉相,猶是飯牛身。負郭無新業,灌園有舊鄰。磯邊獨釣客,隴上偶耕人。相見一相笑,吾今罷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