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耽道德,樊須是鄙。
董樂琴書,田園不履。
若能超然,投跡高軌。
敢不斂衽,敬贊德美。
勸農·其六。魏晉。陶淵明。 孔耽道德,樊須是鄙。董樂琴書,田園不履。若能超然,投跡高軌。敢不斂衽,敬贊德美。
孔丘沉溺在道德,鄙視樊須問耕田。
董氏仲舒樂琴書,三載不曾踐田園。
若能超脫世俗外,效法斯人崇高賢;
怎敢對之不恭敬,當頌禮贊美德全。
孔耽:孔:孔子。耽(dān):沉溺,迷戀,喜好過度。
樊須是鄙:即鄙視樊須。樊須,即樊遲,孔子的學生。
董:董仲舒,西漢思想家、哲學家。
履(lǚ):踩踏。
超然:猶超脫,高超脫俗,超出于世事之外。
高軌:崇高的道路,指行事與道德。
斂(liǎn )衽(rèn):如同“斂袂”,整一整衣袖,表示恭敬。
參考資料:
1、郭維森 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25-30
2、陳慶元等編選.陶淵明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19-23
晉安帝元興元年(402年)陶淵明返歸上京里,次年開春移往懷古田舍務農,當時所作的《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詩云:“秉耒歡時務,解顏勸農人。”《勸農》詩當作于同年,即元興二年(403年)。
參考資料:
1、郭維森 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25-30
2、陳慶元等編選.陶淵明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19-23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
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即事 其三。宋代。李彭。 紛紛著作能上馬,袞袞紫微俱斲窗。韓侯遽綰銅章去,豈坐雙流帶二江。
題古中盤五松圖。清代。蔡新。 昔聞畢宏韋偃畫古松,振筆長風浩呼哅。如何此卷僅矮幅,而多夭矯騰踔之蟠龍。鱗爪攫拿勢莫至,濤聲在耳云蕩胸。倬哉萬松老居士,筆端具有造化工。此圖何處得畫本,傳自古云盤谷之中峰。侍從宸游多燕暇,相對勝友此扶筇。濡毫拂素標異狀,貌得盤山古干真形容。最憐后彫質,沐日浴月幾春冬。太平之世豈獨民仁壽,草木亦含雨露濃。君不見,泰山上有五大夫,風煙剝落摧秦封。如此蒼髯礌磈突兀自千古,得非福地神秀鐘。松兮松兮,安得布襪青鞋盤桓于爾側,彷佛乎桂殳木客之高蹤。
李廷臣通判蔡州。宋代。梅堯臣。 來路青青草,隨君去未休。亦將離思遠,還共翠心抽。細藉車輪穩,薰牽野蔓柔。王孫歸不久,冉冉莫經秋。
題盧益脩畫水仙花。元代。柯九思。 煖瓊柔翠曉慵妝,香損鴛鴦瓦上霜。帝子愁多春夢遠,佩搖明月近瀟湘。
壽太師 其一。宋代。吳順之。 堯舜垂衣明日月,皋夔論道際風云。須知天地生成德,間世真儒輔圣君。
減字木蘭花 其二 壽隱士。兩漢。佚名。 一丘一壑。野鶴孤云隨處樂。篆帶紗巾。且與筠莊作主人。高山流水。指下風生千古意。壽慶年年。長在新秋六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