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青秧趁手青,輕煙漠漠雨冥冥。
東風染盡三千頃,白鷺飛來無處停。
橫溪堂春曉。宋代。虞似良。 一把青秧趁手青,輕煙漠漠雨冥冥。東風染盡三千頃,白鷺飛來無處停。
將一把青色的秧苗,插入水中。那秧苗瞬間變得青蔥。就好似農夫的手,將它染綠。天空中,飄灑著朦朧如煙的細雨。
和煦的春風,吹綠了無邊無際的稻田。白鷺飛來,望著那無涯的青翠,竟找不到落腳的地。
橫溪堂春曉:橫溪堂春天的早晨。橫溪堂,作者居住之處,舊址在今浙江省天臺山附近。春曉,春天的早晨。
青秧:綠色的秧苗。
趁手:順手、就手。趁,隨即。
輕煙:淡淡的煙霧。
漠漠:煙霧迷漫的廣大無邊的樣子。
冥冥(mǐng):形容天氣昏暗。
雨冥冥:天氣陰沉沉的,將要下雨。
染盡:這里形容春風把田里的稻苗全部吹綠,好像用綠色染過似的。
三千頃:形容稻田面積廣闊。頃,地積單位,一頃等于一百畝。
白鷺:水鳥名,羽毛潔白,腿長,能入水捕食魚蝦。方。
趁手青:插秧下田,隨手就青。
漠漠:漫無邊際。
冥冥:昏暗的樣子。
染:這里指東風把秧苗吹成青色。
東風:春風。整首詩沒有一個字用到“綠”,可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片生意盎然的綠,一幅人和自然和睦交融的春之畫卷,生機勃勃。
首句“一把青秧趁手青”,寫插下的秧苗迅速返青,說明春天孕育著強大的生命力。前一個“青”做形容詞,后一個“青”做動詞。第二句“輕煙漠漠雨冥冥”,寫春天的季節特點:薄霧彌漫,細雨朦朦,這正是萬物生長的好時機。這樣的天氣特點,是江南水鄉春天常見的景象,有鮮明的地區色彩。第三句“東風染盡三千頃”寫春風吹綠了廣闊的田野。這里用“東風”代替春風,并用“染盡”強調春風的力量。到底染盡了什么?詩人不說,也不需說,讀者自然會想到和煦的春風把一望無際的稻田都吹綠了,大地好像用綠色染過似的,到處都充滿了無限的生機。第四句“白鷺飛來無處停”以白鷺飛來沒有落腳的地方作結,反襯禾苗長得密密麻麻,熱情歌頌農民的辛勤勞動改變了大地的面貌。
天上細雨霏霏,地上綠茵一片,農民們正在彎著腰插秧,田野上白鷺飛翔,這就是詩人描繪的一幅江南田園風光圖,而這幅圖畫中突出一個“青”字,展示了春風春雨的力量。詩歌畫面鮮明,語言優美,情趣盎然。
虞似良,南宋詩人。字仲房,號橫溪真逸,又好寶蓮山人。虞似良,橫溪(今大呂鄉橫溪村)人,祖籍余杭。宋建炎初父官于臺,遂居屬黃巖橫溪淳熙年間為兵部侍郎,后任成都府路運判官。工詩,擅篆隸書。(今屬溫嶺城南其詩詞清婉,得唐人旨趣。善篆隸,尤工隸書,家藏漢碑刻數千本,心摹手追,盡得旨趣,晚自成一家。有《篆隸韻書》行于世,所書碑碣極多。宋釋居簡曾評:“虞兵部仲房書《杜工部李潮八分小篆》、《王宰山水圖》兩篇,隸法。” ...
虞似良。 虞似良,南宋詩人。字仲房,號橫溪真逸,又好寶蓮山人。虞似良,橫溪(今大呂鄉橫溪村)人,祖籍余杭。宋建炎初父官于臺,遂居屬黃巖橫溪淳熙年間為兵部侍郎,后任成都府路運判官。工詩,擅篆隸書。(今屬溫嶺城南其詩詞清婉,得唐人旨趣。善篆隸,尤工隸書,家藏漢碑刻數千本,心摹手追,盡得旨趣,晚自成一家。有《篆隸韻書》行于世,所書碑碣極多。宋釋居簡曾評:“虞兵部仲房書《杜工部李潮八分小篆》、《王宰山水圖》兩篇,隸法。”
送少參歸安韓公兵備廣右兼懷方伯喬公督學劉公。明代。葉春及。 昔余寄薄游,并公宰閩邑。翩翩丹山禽,千仞亦棲棘。拙劣守故丘,公獨崇明德。建節炎海隅,晤言慰疇昔。昨來祗簡書,忽有西甌役。漓江豈不遙,旬宣美臣職。胡由事攀留,壺漿望如渴。矯矯云間公,夢寐猶顏色。劉君鄱陽彥,賤子實親識。嶺樹搖心旌,一別云泥隔。行矣各致辭,努力加餐食。
詞變 長相思 其十九 變回本調。。丁澎。 秋復秋。愁倍愁。為卻多情說盡愁。莫愁休未休。休未休。愁莫愁。盡說情多卻為愁。倍愁秋復秋。
望中條。唐代。唐彥謙。 虞鄉縣西郭,改觀揖中條。第蓄終南小,交□□□遙。崦深應有寺,峰近恐通橋。為語前村叟,他時寄采樵。
聚景園。宋代。高似孫。 翠華不向苑中來,可是年年惜露臺。水際春風寒漠漠,宮梅卻作野梅開。
貧甚戲作絕句八首 其六。宋代。陸游。 行遍天涯等斷蓬,作詩博得一生窮。可憐老境蕭蕭夢,常在荒山破驛中。
朝謁長陵同宋望之侍御作。。胡直。 長陵丹闕倚蒼蔥,萬柏分行輦路通。山出恒宗來王氣,水連瀛海扈靈宮。瑤階羽衛晴天外,玉殿罘罳宿霧中。卻看群峰如躍馬,還疑萬騎獵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