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蛾皓齒在樓船,橫笛短簫悲遠天。
春風自信牙檣動,遲日徐看錦纜牽。
魚吹細浪搖歌扇,燕蹴飛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蕩槳,百壺那送酒如泉?
城西陂泛舟。唐代。杜甫。 青蛾皓齒在樓船,橫笛短簫悲遠天。春風自信牙檣動,遲日徐看錦纜牽。魚吹細浪搖歌扇,燕蹴飛花落舞筵。不有小舟能蕩槳,百壺那送酒如泉?
此詩當作于唐玄宗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杜甫43歲,地點在長安。清朝顧宸指出:“天寶間,景物盛麗,士女游觀,極盡飲燕歌舞之樂。此詠泛舟實事,不是譏刺明皇,亦非空為艷曲。”
參考資料:
1、百度百科.城西陂泛舟
此詩寫皇家的豪華生活。仇兆鰲《杜詩詳注》:“此泛陂而志聲妓之盛也。”
首聯首句“青蛾皓齒在樓船”中的青蛾皓齒指船上的家妓或歌妓。在古代,攜妓出游,是所謂“雅事”。青蛾,當時仕女的青眉并不是像后世那樣細細彎彎的,而是用青黛涂描得很大,呈瓜子狀斜峙,如同兩只青蛾,故稱。這在唐代的《簪花仕女圖》可以明顯地看出來;次句“橫笛短簫悲遠天”,由于笛聲音色高亢哀厲的緣故,古人經常用“悲”之類的詞來形容笛簫之聲(特別是笛聲)優美。例如江總詩:“橫笛短簫凄復切”(《梅花落》)。杜甫在七律《吹笛》詩中也寫道:“誰家巧作斷腸聲”。橫笛相傳為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以后輸入長安。唐代笛子橫吹,是沒有笛膜的。杜甫曾有詩:“晚來橫吹好”(《劉九法曹鄭瑕丘石門宴集》),所指即吹奏這種橫笛。
頷聯:明朝顏廷榘《杜律意箋》:象牙作帆檣,此樂府之侈詞;錦彩為舟纜,此甘寧之侈事,皆屬借形語。這里所說的“甘寧之侈事”,見于《三國志·吳志·甘寧傳》:甘寧住止,常以繒錦纜舟,去輒割棄,以示奢(引自《太平御覽》卷771)。
頸聯出句“魚吹細浪搖歌扇”的魚吹,仇兆鰲注認為典故出于《列子》,但查《列子·湯問》,有“瓠巴鼓琴而鳥舞魚躍”,只見“魚躍”,而未見“魚吹”。盡管出處未知,“魚吹浪”后來似乎已經成為一種固定用法,被清朝楊林蘭選入用于教初學者的《聲律發蒙》:“落葉繽紛鳥出林,浮萍聚散魚吹浪”。聯系到下句來看,很有可能是當時天氣悶熱,氣壓低,所以這時候一些水里的魚兒連連透出水面吐泡泡(即所謂“魚吹”),有的還紛紛躍出水面。對句中的“燕蹴飛花”進一步證實了當時的天氣狀況。因為氣壓低,當時燕子也就飛得極低,這樣才有可能杜甫近距離觀察到“燕蹴飛花”。這種氣候情況易發生在麥收前后(陽歷6月份左右),特別是第一場大雨來臨之前。“燕蹴飛花落舞筵”與“銜泥點污琴書內,更接飛蟲打著人”(《絕句》)的景象很相似,看來當時的燕子準頭很好,既能踩到飛花,又能擊到飛蟲。同時也可以看出杜甫對生活觀察很細致。杜甫很喜歡燕子,在詩中共歌詠76次,而且又有詩專門寫燕子,其中一首為七律。
尾聯寫小舟送酒,用反問句。清朝邊連寶指出:“小舟送酒,若用正說,便味短而少力。”(《杜律啟蒙》)
此詩頜聯、頸聯均失粘,是一首拗體七律。不過,此時的作品和杜甫后期(特別是入夔州以后)的有意為之拗體七律意義不同。仇兆鰲《杜詩詳注》:“盛唐七律,尚有寬而未嚴處。此詩“橫笛短簫悲遠天”,次聯宜用仄承,下云“春風自信牙檣動”,仍用平接矣。如太白《登鳳凰臺》詩,上四句亦平仄未諧,此才人之不縛于律者。在中晚則聲調謹嚴,無此疏放處,但氣體稍平,卻不能如此雄壯典麗耳。”這反映了七律在剛剛成型的初期尚不嚴謹,而且杜甫本人當時也處于七律創作的學習階段。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贈樂秀才匯川。清代。戴亨。 伊余削籍游京華,疇昔知交絕來往。踽踽孤蹤近十年,邂逅石閭非夢想。高才逸氣淩九霄,冰雪奇文共欣賞。眉山即山相繼來,睥睨今古分雄長。三人磊落天下奇,世求一見恒難期。況與交游日把臂,此生此世誠一時。年來知己盡凋喪,詩文到處含酸悲。群鴟聚族爭腐鼠,安知溲渤潛蛟螭。一椽索處類屈蠖,誰復問字來卑棲。樂生青云客,慕我如饑渴。月明乘興叩荊扉,疑是山陰夜中雪。金尊綺饌玉作盤,邀我醉飽燈元節。愛我作大書,不惜絹素供涂污。愛我作長句,頻催屢促如追逋。自愧才同白頭豕,何能揚鬣傾江湖。感君意,為君謳。滔滔隴水去不休,各自南北東西流。紛紛草木無堅性,幾日飄蕩隨殘秋。與子共采明月珠,與子共寶荊山瑜。男兒立身貴不朽,莫教歲月空荒蕪。我今愿作他山石,攻金攻玉成璉瑚。君不見少年慷慨酣杯酌,移山倒海輕一諾。口血未乾盟已寒,星移雨散何澆薄。
齊前后舞歌二首 其二 后舞階步歌。兩漢。佚名。 皇皇我后,紹業盛明。滌拂除穢,宇宙載清。允執中和,以蒞蒼生。玄化遠被,兆世軌形。何以崇德,乃作九成。妍步恂恂,雅曲芬馨。八風清鼓,應以祥禎。澤浩天下,功齊百靈。
題董邦達西湖畫冊十四幅 其一 昭慶寺。。弘歷。 招提湖北角,閱武便曾過。碧篆消新火,青松拿老柯。客心惜頹廢,僧意冀檀那。欲擬從其愿,民財慮費多。
長干三臺(四首)。明代。楊慎。 雁齒紅橋仙舫,鴨頭綠水人家。邀郎深夜沽酒,約伴明朝浣沙。桃葉波橫風急,梅根渚遠煙斜。¤
送張晉臺博士宰徐聞。明代。于慎行。 諸生祖帳擁離顏,云際飛鳧不可攀。萬里天懸瓊島月,三秋人住谷城山。梅花北嶺通閩路,海水南頭望漢關。此日鮫人愁正極,因君欲見去珠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