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月黃昏庭院,語密翻教醉淺。知否那人心?舊恨新歡相半。誰見?誰見?珊枕淚痕紅泫。
如夢令·纖月黃昏庭院。清代。納蘭性德。 纖月黃昏庭院,語密翻教醉淺。知否那人心?舊恨新歡相半。誰見?誰見?珊枕淚痕紅泫。
黃昏時的庭院,纖月當空,兩人情話綿綿,醉意也漸漸消減。現在,情人已長久未來相會,不知那人心,是真情?還是假意?舊恨新歡,舊情新怨,交織在一起,說不清,理還亂。有誰能見到我憂傷思念,長夜難眠,臉上紅淚漣漣,浸濕了珊瑚枕函。
纖:細小。
語密:纏綿的情話。
翻:反,卻。
珊(shān)枕:珊瑚色的枕頭,即紅色的枕頭。
泫(xuàn):流淚。
苦悶的職業加之痛失愛妻,使納蘭性德深陷苦海當中怨天無門,他尤人不果,只能將所有的愁苦都寄托于筆端,有感而發,寫出了這首詞。
參考資料:
1、高文喆.中國最美古典詩詞, 花間卷:中國華僑出版社,2013.10:第223頁
這首詞的前兩句“纖月黃昏庭院,語密翻教醉淺”是對往日感情的回憶。那個時候,正好是黃昏,一輪新月籠罩整個庭院,雖然沒有落霞孤鶩,卻有長天秋水。詞人十有八九是因為心有牽絆,所以就借酒消愁,但是戀人卻翩然而來,悅然相伴,說著綿綿的情話,情意真是纏綿,原本濃濃的醉意都被這些纏綿給驅散到九霄云外了。這回憶的甜美,如飲醇醪。這大概是那些富貴人家原本就有遲眠晏起,俾晝作夜的好習慣,況且納蘭性德是個公子,白天要在書房讀書,要學習騎射,放學歸內時,差不多天色已晚,因此所寫詩詞都以“夜景”居多。
后面一句“知否那人心”把詞人從美好的回憶里帶到了殘酷的眼前。真不知道離別后,戀人心里怎么想,說不定早就把自己忘了,雖說“舊恨新歡相半”,事實上很有可能迷上新歡,而忘記舊恨。這里仿佛句句都是埋怨的語氣,聲聲都是質問了。有道是多情自古空余恨,埋怨也沒有什么用處,所以詞人只好幽獨孤單,相思彷徨,以淚洗面而不能入睡。
““紅泫”二字足以看出納蘭性德思念之孤楚。描寫戀人約會只用了“纖月黃昏庭院”六個字,描寫被拋棄的悲哀也只用了“珊枕淚痕紅泫”,可以說簡約精練到了極點。整首詞詞人之悲傷已自不待言,然而亦是空惆悵,徒奈何,所以只能對浩渺蒼天發一聲:誰見?誰見?以決絕之問收尾全篇。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瑞金縣西池雙蓮汪簿有詩見寄因以和之。宋代。金君卿。 惠政多應草木知,藕花呈瑞向西池。雙紅共蒂初含笑,眾卉千名總合奇。寵降帝妃媯汭日,恍迷仙佩漢臯時。若教潘令河陽見,肯羨東風桃李枝。
尋胡處士不遇。唐代。韓翃。 到來心自足,不見亦相親。說法思居士,忘機憶丈人。微風吹藥案,晴日照茶巾。幽興殊未盡,東城飛暮塵。
銅雀瓦硯歌一首謝林法曹。宋代。劉克莊。 涼州賊燒洛陽宮,黃屋遷播僑鄴中。兵驅椒房出復壁,帝不能救憂及躬。臺下役夫皆菜色,臺上美人如花紅。九州戰血丹野草,不聞鬼哭聞歌鐘。時人肆罵作漢賊,相國自許賢周公。一朝西陵瘞弓劍,帳殿寂寞來悲風。美人去事黃初帝,家法乃與穹廬同。繁華銷歇世代遠,惟有漳水流無窮。時時耕者钁遺瓦,蘇侵土蝕疑古銅。后來好事斲成硯,平視端歙相長雄。參軍得之喜不寐,攜歸光怪夜吐虹。謂宜載寶餉洛貴,顧肯割愛遺山翁。翁生建安七子后,幼覽方冊夢寐通。白頭始獲交石友,非不磨礪無新功。復愁偷兒瞰吾屋,竊去奚異玉與弓。書生一硯何足計,老瞞萬瓦掃地空。
雙廟懷古。元代。王惲。 鐵輿動地來,獵火燼九縣。睢陽東南沖,江淮國所援。蔽遮不使前,恢復可立見。二公明此機,死守誓不變。雖危所保大,如蝮螫解腕。最難結眾心,存歿匪石轉。彼蒼畀全節,誰為落賊便。已矣君不忘,握爪掌為穿。竟能濟中興,淮海了清奠。至今忠烈氣,皎皎白日貫。賀蘭觀成敗,不飲浮屠箭。殺亡計多寡,此論誠可辨。我來拜遺像,凜對如生面。乞靈激懦衷,剸決剛同鍊。朔風吹樹聲,尚想登陴戰。暮倚暈月城,悲歌淚如霰。
次韻彥達雨霽。宋代。張綱。 坐看飛雨激風雷,忽變晴空萬里開。殘暑暗隨檐溜去,新涼頻逐樹聲來。朱弦奏罷空三嘆,白酒篘殘尚一杯。病懶怕催詩債急,彊吟狂斐不知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