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笠披云青嶂繞,綠蓑細雨春江渺。白鳥飛來風滿棹。收綸了,漁童拍手樵青笑。
明月太虛同一照,浮家泛宅忘昏曉。醉眼冷看城市鬧。煙波老,誰能惹得閑煩惱。
漁家傲·題玄真子圖。宋代。張元干。 釣笠披云青嶂繞,綠蓑細雨春江渺。白鳥飛來風滿棹。收綸了,漁童拍手樵青笑。明月太虛同一照,浮家泛宅忘昏曉。醉眼冷看城市鬧。煙波老,誰能惹得閑煩惱。
釣魚的玄真子頭戴斗笠,頂著天上正在下雨的云,周圍青山環繞,細雨灑落在青綠色的蓑衣上,春江江面上遼闊蒼茫。白鷺飛來的時候風吹得滿船都是。收釣線了,站在旁邊的漁童和樵青都高興地拍著手笑。
天光和月色一同映照著小船,在船上居住的時候是不去分辨早晨還是傍晚的。喝醉了酒,面對著城市的繁華和喧鬧冷眼相看。我若在煙波浩瀚的江湖中終老一生,怎么還能招惹世俗社會上的無聊煩惱呢。
漁家傲:詞牌名之一,北宋流行。也是曲牌名,南北曲均有。
玄真子:唐代詩人張志和。
笠(lì):用竹或草編成的帽子,亦稱斗笠。
嶂(zhàng):高險如屏障的山峰。
蓑(suō):蓑衣,用草或棕制成,遮雨所用。
渺(miǎo):形容水面遼闊浩瀚。
棹(zhào):指船。
綸(lún):釣魚線。
漁童、樵(qiáo)青:張志和的奴婢。
太虛:天空,天光。
浮家泛宅:指以船為家。
昏曉:黃昏與拂曉。
參考資料:
1、蕭希鳳.《宋詞三百首簡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3.09:第126頁
2、唐圭璋.《唐宋詞鑒賞辭典》:江蘇古籍出版社,1986.12:第747頁
南宋詞人張元干為了給玄真子圖題詞而創作了這首詞。
參考資料:
1、林力,肖劍主編.《宋詞鑒賞大典 (上、中、下卷)》:長征出版社,1999.11:第841頁
2、林力,肖劍主編.《宋詞鑒賞大典 (上、中、下卷)》:長征出版社,1999.11:第841頁
開頭一句,勾勒出一幅遠山環繞著春江,煙霧四處迷茫而漁翁獨釣的優美畫面。“白鳥飛來”二句,生動地描述了具有無窮樂趣的漁家生活。如果說張志和《漁父》詞是一幅斜風細雨垂釣圖,表現了詞人浸沉在江南春色的自然美景之中的欣快心情,那么,詞人的詞所寫則是靜中有動,如聞喧鬧之聲而不見其來自何處,是一幅細雨迷蒙的春江垂釣的有聲畫,表現了詞人對充滿詩情畫意的江南景色的喜愛以及對自由自在的漁家生活的熱情向望。
“明月”二句,境界由動入靜,清靜幽遠,反映了詞人不愿與世俗同流的舉世皆醉我獨醒的心情。“醉眼”三句,直接抒發了詞人不羨慕功名利祿,擺脫世俗煩惱的超然物外的曠達情懷。“閑煩惱”指一種不必認真的煩惱。南宋沈瀛《水調歌頭》:“枉了閑煩閑惱,莫管閑非閑是,說甚古和今。”表露詞人終身浪跡江湖的飄逸情致,而用“煙波老”三字,不僅表現詞人蔑視“城市鬧”的繁華景象深層意念,又是詞人忘卻一切世俗煩惱的落腳點。詞以情作結,真切自然,與句首的垂釣景象相呼應,構成一種情景交融的意境
詞的上片主要寫景,由景入情,下片著重抒情,融情入景。全詞藝術構思新穎,自辟蹊徑,不落陳套描繪一位不求功名利祿,流連山水的漁翁形象,既道出玄真子的心事,又借以表達出詞人自己的真情。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人稱之“敏悟”。 ...
張元干。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人稱之“敏悟”。
塵外樓燕集得微字。明代。陳履。 高樓一上思依依,笑倚瓊枝愿不違。懸榻可堪憐寂寞,開尊偏喜對芳菲。風生睥睨煙光淡,雨過階除暑氣微。為問登臨能賦者,座中誰似謝玄暉。
答王司理霖佐高州見寄。。歐大任。 高梁鞭弭未能勝,臺上行春不共登。白雪風流知郢下,青云車騎憶平陵。聲聞豈但西皋鶴,搏起還看北海鵬。君自長安難久客,封書回雁且先憑。
題清風閣。宋代。趙抃。 錦川城里玉溪橫,溪上浮圖畫閣明。我念官拘登未暇,有風終日為誰清。
臨江仙 其一。宋代。周紫芝。 水遠山長何處去,欲行人似孤云。十分瘦損沈休文。忍將秋水鏡,容易與君分。試問梨花枝上雨,為誰彈滿清尊。一江風月黯離魂。平波催短棹,小立送黃昏。
無題五首 其一。。崔榮江。 歲漸黃昏發漸疏,心田荒卻忍輕鋤。無憑豎亥量山海,且仗陳玄寫陋書。魚種方塘花種院,燭明長案月明居。杯中斟是閑情味,笑說陶公或不如。
風兮吾心其淅淅,云兮吾身其幕幕。天兮吾道行踧踧,日月吾章光焃焃。
燃此電炬照斯堂,燭此數子如孩嘻歒赥。壺觴共引祛霜風,座中暫卸鞍韉靮。
癸巳九月朔日與貽柏漫堂暮闌薇室夜飲海陵分韻得覓。。秦鴻。 風兮吾心其淅淅,云兮吾身其幕幕。天兮吾道行踧踧,日月吾章光焃焃。燃此電炬照斯堂,燭此數子如孩嘻歒赥。壺觴共引祛霜風,座中暫卸鞍韉靮。且談且笑數巉巖,一杯頓泯確與壢。眸炯炯兮心生文,人其車乎詩素簚。詩者人生自醞之,毋庸身外窮搜覓。為汪洋兮淼浩茫,為灘瀨兮涓且濗。豈慚河伯觀海若,吾之面目須自覿。中心磐石白宜堅,幽如深谷擯扃鼏。橐龠鼓蕩兮灶陘突,乃有其詩騰煙兮搶攘復趯趯。耽詩久已技例窮,繞頸累累如瘰疬。天賚迷盳莫可祈,仢約倏忽無從繴。卻看檐滴凹瓴甋,既愨勵兮靈乃吊。或如填膺冰炭日脅鬩,或如中夜戍烽陡鼓鼜。煢煢獨立兀滄溟,運命焉須巫與覡。詩因作質各繽紛,珊瑚玳瑁雜?鼊。吁嗟于時正囂囂,蔽空嗢噦惟螇蚸。其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