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m4sos"><tbody id="m4sos"></tbody></fieldset><fieldset id="m4sos"><tr id="m4sos"></tr></fieldset>
    <samp id="m4sos"></samp>
  • <bdo id="m4sos"><pre id="m4sos"></pre></bdo>
  • <center id="m4sos"></center>

    南鄰

    南鄰朗讀

    錦里先生烏角巾,園收芋栗未全貧。

    慣看賓客兒童喜,得食階除鳥雀馴。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兩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對柴門月色新。

    譯文

    錦江有一位先生頭戴黑色方巾,他的園子里,每年可收許多的芋頭和板栗,不能算是窮人。

    他家常有賓客來,孩子們都習慣了,總是樂呵呵的,鳥雀也常常在臺階上覓食,它們已被馴服了。

    秋天錦江里的水深不過四五尺,野渡的船只能容下兩三個人。

    天色已晚,江邊的白沙灘,翠綠的竹林漸漸籠罩在夜色中,錦里先生把我們送出柴門,此時一輪明月剛剛升起。

    注釋

    南鄰:指杜甫草堂南鄰朱山人。

    錦里:錦里:指錦江附近的地方。角巾:四方有角的頭巾。

    芋粟:芋頭,板栗。

    賓客:一作“門戶”。

    階除:指臺階和門前庭院。

    深:一作“添”。

    航:小船。一作“艇”。

    村:一作“山”。暮:一作“路”。

    對:一作“送”。柴門:一作“籬南”。

    參考資料:

    1、彭定求 等 .全唐詩(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552 .

    南鄰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作于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西南漂泊時期。在成都,作者過了一段比較安定的生活,在作者居住的浣花草堂不遠,有位錦里先生,杜甫稱之為“南鄰”(朱山人)。月夜,朱山人送作者離開。在回家的路上,或者回家以后,杜甫寫了這首《南鄰》詩。

    參考資料:

    1、馬茂元 等 .唐詩鑒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3 :510-511 .

      《南鄰》是用兩幅畫面組成的一道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前半篇展現(xiàn)出來的是一幅山莊訪隱圖。

      杜甫到人家作客,詩先寫這家人家給予杜甫的印象。詩人首先看到的,主人是位頭戴“烏角巾”的山人;進門是個園子,園里種了不少的芋頭;栗子也都熟了。說“未全貧”,則這家境況并不富裕。可是從山人和全家的愉快表情中,可以知道他是個安貧樂道之士,很滿足于這種樸素的田園生活。說起山人,人們總會聯(lián)想到隱士的許多怪脾氣,但這位山人卻不是這樣。進了庭院,兒童笑語相迎。原來這家時常有人來往,連孩子們都很好客。階除上啄食的鳥雀,看人來也不驚飛,因為平時并沒有人去驚擾、傷害它們。這氣氛是和諧、寧靜的。三、四兩句是具體的畫圖,是一幅形神兼?zhèn)涞慕^妙的寫意畫,連主人耿介而不孤僻,誠懇而又熱情的性格都給畫出來了。

      隨著時間的推進,下半篇又換了另一幅江村送別圖。“白沙”、“翠竹”,明凈無塵,在新月掩映下,意境顯得特別清幽。這就是這家人家的外景。由于是“江村”,所以河港縱橫,“柴門”外便是一條小河。王嗣奭《杜臆》曰:“‘野航’乃鄉(xiāng)村過渡小船,所謂‘一葦杭之’者,故‘恰受兩三人’”。杜甫在主人的“相送”下登上了這“野航”;來時,他也是從這兒擺渡的。

      從“慣看賓客兒童喜”到“相送柴門月色新”,不難想象,主人是殷勤接待,客人是竟日淹留。中間“具雞黍”、“話桑麻”這類事情,都略而不寫。這是詩人的剪裁,也是畫家的選景。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

    杜甫朗讀
    ()

    猜你喜歡

    一瓣空同奉,清吟每夢君。西窗曾話雨,東野愿為云。

    溫卷人前許,鬮題酒后分。申江三百里,未使斷知聞。

    ()

    筑室清溪曲,為園古道傍。苔痕侵戶牖,云色上衣裳。

    牧笛依青草,漁舟隱綠楊。偶然幽興愜,搔首放歌長。

    ()

    霄漢勛名喜致身,薇垣望重自西秦。心應許國終懷赤,鬢為憂民早博銀。

    公道定知歸太史,清朝無愧作閒人。從今勘破黃粱夢,習靜虛堂養(yǎng)谷神。

    ()

    不畏窮愁只著書,幽棲風物近何如?斷云疏雨吳王峴,竹瓦臨江十尺廬。

    ()

    美如西子離金闕,嬌似楊妃倚玉樓。

    猶把琵琶半遮面,不令人見轉風流。

    ()

    萬仞蓮花掛碧天,飛來蒼翠玉樓前。美人雙倚仙人掌,舞袖回風絕可憐。

    ()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 狠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国产嫩草 | 亚洲第一永久AV网站久久精品男人的天堂AV | 天天综合久久一二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98| 91精品日韩人妻无码久久不卡|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影院对白| 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久久| 伊色综合久久之综合久久|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麻豆|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ww16 |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精品国产免大香伊| 青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亚洲区| 狠狠色丁香婷综合久久| 久久精品视频一| 久久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网站| 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高清|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三级 |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伊人久久伊人电影| 国产∨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人人| 久久免费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m|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五月|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麻豆|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久久96国产精品久久久| 久久99热精品| 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野外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