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歡悅,早間別,痛煞煞好難割舍。畫船兒載將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
壽陽曲·別朱簾秀。元代。盧摯。 才歡悅,早間別,痛煞煞好難割舍。畫船兒載將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
才享受相逢的喜悅,一霎時又要離別。我心里是那樣的悲痛,實在難分又難舍。畫船載走了你,也載走了春光,只空空留下讓人惆悵不已的半江明月。
雙調:宮調名。壽陽曲:曲牌名,又名“落梅風”。
朱簾秀:元代著名女演員,藝名珠簾秀。
早:在詞句中往往有“已經”的意思。間別:離別,分手。
痛煞煞:非常痛苦的樣子。
將:語氣助詞。
春:春光,美好的時光。一語雙關,亦暗指朱簾秀。
朱簾秀是元代著名的雜劇女演員,《青樓集》中說她“雜劇為當今獨唱獨步”。當時的文人如關漢卿、盧摯、馮子振等人都與她有交往,除盧摯此首外,關漢卿有《一枝花·贈朱簾秀》之作。據盧摯此曲推測,他們倆分明有一段情緣,但最終還是分手了。
參考資料:
1、羊春秋 等.元曲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54-55
此曲的開端,全是活在人們口頭的語言。蓋作者當時的感情澎湃,不可遏抑,于是脫口而出,不暇推敲,越去粉飾,越有真意;越少做作,越近自然,越能叩開人們的心扉。“才歡悅,早間別,痛煞煞好難割舍”,正是作者的“真”,正是作者“心頭舌尖”必欲說出的一句話,因而在感情色彩上特別顯得真實、強烈而深刻。“才”字極言歡悅之短促,“早”字極言離別之驟然,兩句合在一起,正是古人所說的“別時容易見時難”。從歡樂的相會遽然跌入無情的分離,作者“割舍”時的痛苦心情就可想而知了。“痛煞煞”用口語,越是平易不加修飾,越見出感情的真摯。“好難割舍”四字,雖無人物形態、語言上的具體描寫,卻將兩情依依、久駐難分的一幕,完整地反映了出來。詩詞在這種情況下要把語言加工整形一番,不能熱辣辣直訴肺腑,而這就是散曲的優勢所在了。
化俗為雅,變熟為新,是作曲的一條必須遵循的原則。這支曲子的結尾,在極俗極熟的聲口之后,繼之以極雅極新的曲辭,使之“俗而不俗,文而不文”。“畫船兒載將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固然是從宋人俞國寶的“畫船載取春歸去,余情付湖水湖煙”(《風入松》)的句意脫化而來,但比起俞作更富韻味,更具形象。作者在《蟾宮曲·醉贈樂府珠簾秀》中有句云:“系行舟誰遣卿卿。”可知當初朱簾秀是乘著船來到此地的。如今,盡管難分難舍,她終于還是再一次跨上了行舟,船兒也終究離開了江岸。作者不忘敘出那是一只“畫船”,因為只有這樣的船只才能配合美人的風韻。“畫船兒”是美的,可惜卻越離越遠了,而且作者覺得它載走了生活中的美,載走了希望,載走了春天。好像朱簾秀一去,春的溫暖,春的明媚,春的生機和活力,都被那只畫船兒載走了,于是作者的空虛寂寞、凄涼惆悵之感,便在字里行間強烈地透露出來。末句“空留下半江明月”,進一步從眼下的留存來襯出失落的慘重。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許渾《謝亭送別》:“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關漢卿《四塊玉·別情》:“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都是在離人遠去的失落之后,借以眼前的景語,且都帶有象征的意味。此曲也是一樣,作者舉目四望,只留下了江上冷清清的月影,在近處的波面上瑟瑟晃漾。“半江明月”除了孤寂感外,還有一種殘缺感,它正是作者送別朱簾秀后的殘破心靈的反照。
盧摯(1242-1314),字處道,一字莘老;號疏齋,又號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至元5年(1268)進士,任過廉訪使、翰林學士。詩文與劉因、姚燧齊名,世稱“劉盧”、“姚盧”。與白樸、馬致遠、珠簾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僅存小令。著有《疏齋集》(已佚)《文心選訣》《文章宗旨》,傳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寫山林逸趣,有的寫詩酒生活,而較多的是“懷古”,抒發對故國的懷念。今人有《盧疏齋集輯存》,《全元散曲》錄存其小令。 ...
盧摯。 盧摯(1242-1314),字處道,一字莘老;號疏齋,又號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至元5年(1268)進士,任過廉訪使、翰林學士。詩文與劉因、姚燧齊名,世稱“劉盧”、“姚盧”。與白樸、馬致遠、珠簾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僅存小令。著有《疏齋集》(已佚)《文心選訣》《文章宗旨》,傳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寫山林逸趣,有的寫詩酒生活,而較多的是“懷古”,抒發對故國的懷念。今人有《盧疏齋集輯存》,《全元散曲》錄存其小令。
常愛張儀樓,西山正相當。千峰帶積雪,百里臨城墻。
煙氛掃晴空,草樹映朝光。車馬隘百井,里閈盤二江。
亞相自登壇,時危安此方。威聲振蠻貊,惠化鐘華陽。
陪狄員外早秋登府西樓,因呈院中諸公。唐代。岑參。 常愛張儀樓,西山正相當。千峰帶積雪,百里臨城墻。煙氛掃晴空,草樹映朝光。車馬隘百井,里閈盤二江。亞相自登壇,時危安此方。威聲振蠻貊,惠化鐘華陽。旌節羅廣庭,戈鋋凜秋霜。階下貔虎士,幕中鹓鷺行。今我忽登臨,顧恩不望鄉。知己猶未報,鬢毛颯已蒼。時命難自知,功業豈暫忘。蟬鳴秋城夕,鳥去江天長。兵馬休戰爭,風塵尚蒼茫。誰當共攜手,賴有冬官郎。
次韻宇文贈趙宿州。宋代。洪皓。 尹京便可繼翁歸,暫向符離一馬麾。善撫新邊千里肅,復還舊治九重知。策勛久矣推多算,琢句飄然泯小疵。三事古由高第入,才兼二哭莫憂遲。
月夜泊石牛。清代。金居敬。 人靜黃昏后,扁舟泊石牛。亂蟲喧入夜,孤月自明秋。酒送鄉心遠,詩分客路憂。姮娥流素影,伴我住灘頭。
江上晚興有懷金海住先生。清代。吳詢。 落日秋江清,潮寒散空碧。江水去悠悠,此夕孤舟客。遙遙湖上山,粼粼沙中石。余霞斂復晴,昏煙淡將夕。天末懷夫君,相思千里隔。秋雁啼涼風,凄凄葦花白。
角招 其一。元代。邵亨貞。 夢云杳。東風外,畫闌倚遍寒峭。小梅春正好。護憶故園,花滿林沼。天荒地老。但暗惜、王孫芳草。鶴發仙翁洞里,為分得一枝來,便迎人索笑。窗曉。冷香窈靄,幽情雅澹,不減孤山道。舊愁渾欲掃。卻明朝、新愁縈繞。何郎易惱。且約住、傷春懷抱。彩筆風流未少。更何日、玉簫吹,金尊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