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意已深,白紙書難足。字字苦參商,故要檀郎讀。
分明記得約當歸,遠至櫻桃熟。何事菊花時,猶未回鄉曲。
生查子·藥名閨情。宋代。陳亞。 相思意已深,白紙書難足。字字苦參商,故要檀郎讀。分明記得約當歸,遠至櫻桃熟。何事菊花時,猶未回鄉曲。
自從與夫君離別之后,思忿之情緒日漸加深,這短短的信箋,無法寫盡我要傾訴的思情。信中的每一個字,都飽含著我的相思之苦,希望夫君仔細閱讀,明白此情。
我清楚地記得,當時相約,你最遲于仲夏櫻桃紅熟之時回家。我日日盼,夜夜想,已經到了秋天,連菊花都開放了,為什么還沒有你回來的音信呢?
相思:即“相思子”,中藥名。
意已:諧中藥名“薏苡”。
白紙:指信箋。又諧中藥名“白芷”。
苦參商:謂夫妻別離,苦如參商二星不能相見。參星在西,商星(即辰星)在東,此出彼沒,無法相見。苦參,中藥名。
檀郎讀:一作“檳郎讀”(“檳郎”亦是中藥名)。意謂請丈夫仔細閱讀。檀郎,晉代潘岳是美男子,小名擅奴.故舊時常以“檀郎”代稱夫婿或所愛男子。郎讀,諧中藥名“狼毒”。
當歸:應該回家。亦中藥名。
遠至:最遲到,最遲于。又諧中藥名“遠志”。
櫻桃熟:櫻桃紅熟之時,即初夏。櫻桃,亦中藥名。
菊花時:菊花盛開之時,即深秋。菊花,亦中藥名。
回鄉曲:意謂回家的信息。回鄉,諧中藥名“茴香”。
參考資料:
1、王麗珍譯.《婉約詞》.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01月第1版:第65頁
陳亞由做醫工的舅父養大,他從小耳濡目染,藥名爛熟于胸。詞人長期在外做官不能回家。妻子寫信給詞人傾訴相思之情,詞人有感于此便在寫下這首巧用藥名的閨情詞。
參考資料:
1、百度百科.生查子·藥名閨情
這是一首別具風味的藥名閨情詞。詞中以深摯的感情和淺近的語言,別具一格、匠心獨運地妙用一連串藥名,通過閨中人以書信向客居在外的夫君傾訴相思之情的情節,抒寫了閨中人思念遠人的款款深情。
詞的上片通過閨中人書信難表相思之深的描寫,抒寫她對丈夫的深情厚意。起首兩句,謂自從丈夫別后,憶念甚深。她無法排解離愁,便把深深的思念寫入信中,但卻怎么寫也寫不盡。“字字”二句是說信中的每一個字,都是訴說這離別之苦的,是要丈夫讀了知道此情。參星西,商星(即辰星)東,此出彼沒,永不相見,比喻雙方隔絕。“苦參商”三字極傳神,謂因夫妻離別、隔如參商而苦恨不已。這正好說明閨中人何以“相思意已深”而“白紙書難足”了。以上,“相思”、“意已”(薏苡)、“白紙(芷)”、“苦參”、“郎讀(狼毒)”均為藥名。
過片“記得約當歸”前添上“分明”二字,更顯出分手時的相約印象甚深。“分明”二句,寫閨中人回憶當日分手時的情景:她一再叮囑丈夫,最遲不要超過櫻桃紅熟時(指夏季)回家。但她等了又等,盼了又盼,卻她終不見心上人回來。于是,她不禁愛怨交織地問道:“現連菊花都開了(指秋天),為什么還不回來呢?”這四句一氣呵成,情味深長,含蘊不盡,可看作是信中內容的延續,也可看作是信外的心底思忖。
詞的下片,以怨詈口氣,進一步抒寫閨中人懷念遠人的情懷;結尾出以反問,更顯思念之深切。詞中使用的藥名,有“當歸”、“遠至(志)”、“櫻姚”、“菊花”、“回鄉(茴香)”等。
陳亞(約公元1017年前后在世)字亞之,維揚(今江蘇揚州)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真宗天禧初前后在世。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進士。嘗為杭之于潛令,守越州、潤州、湖州,仕至太常少卿。家有藏書數千卷,名畫數十軸,為生平之所寶。晚年退居,有“華亭雙鶴”怪石一株,尤奇峭,與異花數十本,列植于所居。亞好以藥名為詩詞,有藥名詩百首,其中佳句如“風月前湖夜,軒窗半夏涼,”頗為人所稱。藥名詞如生查子,稱道之者亦多。少孤,長于舅家,受其舅影響,熟諳,藥名,有藥名詩百馀首。 ...
陳亞。 陳亞(約公元1017年前后在世)字亞之,維揚(今江蘇揚州)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真宗天禧初前后在世。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進士。嘗為杭之于潛令,守越州、潤州、湖州,仕至太常少卿。家有藏書數千卷,名畫數十軸,為生平之所寶。晚年退居,有“華亭雙鶴”怪石一株,尤奇峭,與異花數十本,列植于所居。亞好以藥名為詩詞,有藥名詩百首,其中佳句如“風月前湖夜,軒窗半夏涼,”頗為人所稱。藥名詞如生查子,稱道之者亦多。少孤,長于舅家,受其舅影響,熟諳,藥名,有藥名詩百馀首。
大明殿早朝。。歐陽元。 扶搖萬里上青霄,鳳闕龍池步步瑤。駝背負琛金絡索,象身備駕玉逍遙。衣冠俯伏傳呼岳,千羽低徊看舞韶。湖海布衣瞻盛事,他時田野夢天朝。
授南京吏部郎中 其二。明代。莊昶。 一官老許向南京,遁卦同人萬古情。迂闊自知無一用,祗能開眼看升平。
永州。。姚佳。 零陵人物望中仙,石室兵書物外天。一路花光紅不息,九嶷山色郁相連。瀟湘夜雨憐斑竹,巴蜀春風響杜鵑。翌日紫霞鋪碧水,浯溪行盡綠楊煙。
與廣州庠友羅道卿同謁倫白山太史索家君竹小隱序后數日賦一絕以速之。明代。張天賦。 萬丈龍門未易過,感君指引渡風波。海頭多少傍人眼,不濟于今將若何。
三月三日上忠襄墳,因之行散,得十絕句。宋代。楊萬里。 暖轎行春底見春,遮欄春色不教親。急呼青繖小涼轎,又被春光著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