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仙才自不知,十年長夢采華芝。
秋風動地黃云暮,歸去嵩陽尋舊師。
東還。唐代。李商隱。 自有仙才自不知,十年長夢采華芝。秋風動地黃云暮,歸去嵩陽尋舊師。
自個兒有仙人的才分自己卻竟然不知,十年來常在夢中采摘那名貴的靈芝。
暮色蒼茫秋風席卷大地,滿天是片片黃云。還是歸去吧,回到高山去投我的舊師。
仙才:仙人的才分。
華芝:靈芝,仙藥。又指華蓋,高官顯貴者所用。揚雄《甘泉賦》:“于是乘輿乃登,夫鳳凰兮而翳華芝。”李善注引服虔曰:“華芝,華蓋也,言以華蓋自翳也。”此處語意雙關,以夢采仙藥及望登進士第相關合。
黃云暮:黃昏時風沙蔽天,云呈黃色。
嵩陽:道觀名,在嵩山太室山下,李商隱年輕時曾學道,故云尋舊師。
參考資料:
1、周蒙.全唐詩廣選新注集評 8:遼寧人民出版社,1994:234
2、李淼.李商隱詩三百首譯賞:長春出版社,1990:378-379
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已是李商隱的生命將走向盡頭,那時候,他的妻子雖然在早幾年前去世,但還有兒女待養,家庭重負,不可能容許他能夠那么輕松地歸去嵩陽去尋舊師。這首詩應該是寫在未曾中第也未經結婚之時。
參考資料:
1、鄧中龍.李商隱詩譯注·第1卷:岳麓書社,2000:115-116
首句即自嘲之詞,說自己對自己有得道成仙之才分卻竟然不自知。實在糊涂不該。這即是自嘲沒有應世人仕之才卻居然去應舉,笑自己不安分,作了盲目的必然不能成功之事。自己只有得道求仙的才分,那么,還是有自知之明才好。次句,說十年來常在夢中采靈芝則是說的實際思想,意謂自己也確是早就有隱遁高蹈之心,由自嘲自我排解到說出自己本有的思想,真切地表現了復雜心理。因為用世和隱遁這兩方面本來是當時知識分子經常普遍存在的心理。在自嘲之后又自我超脫出來,意謂:考試落選也沒有什么,沒有什么可難受的,不是早就夢想采摘靈芝的生活嗎?考不中就回去學道不也很好嗎?所以后二句即承此意說:還是回去吧,去找當年的宗師。不過,盡管如此,這種自我排解還是充滿著愁郁。看第三句所寫的景色的蕭瑟,動地秋風,入暮黃云是那么凄清,還是可以充分見出詩人心情的無比低沉和郁悶,看來,詩人思想中最理想的還是渴望早日用世,而并不真正愿意隱遁求仙。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
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志峽船具詩。梢。宋代。王周。 制之居首尾,俾之辨斜正。首動尾聿隨,斜取正為定。有如提吏筆,有如執時柄。有如秉師律,有如宣命令。守彼方與直,得其剛且勁。既能濟險難,何畏涉遼夐。招招俾作主,泛泛實司命。風烏愧斟酌,畫鹢空輝映。古人存豐規,猗歟聊引證。
題沈啟南問寢圖 其一。明代。張萱。 莪蒿露結葉初乾,白首萊衣歲若干。此日開圖空掩泣,終天無復夢魂安。
下皋俱樂亭扁 其十。明代。黃仲昭。 瀟灑林亭僅數椽,包羅風景迥無邊。夜來微雨兼秋至,徹骨清寒疑欲仙。
秋夕書事。宋代。陸游。 寂寂青楓岸,蕭蕭白版扉。端居常嬾動,偶出卻忘歸。時泰徵科簡,師還驛置稀。江村日無事,煙火自相依。
九月初五日得三弟京闈第三報志喜仍用散木韻踐前約也 其三。明代。袁宏道。 磊塊破除休,幾年禽向游。全家呼季子,舉國號糟丘。帝里云霞爛,故山松桂秋。名成不受爵,同上五湖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