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
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釣竿。
予告歸里,畫竹別濰縣紳士民。清代。鄭燮。 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釣竿。
我決定拋棄烏紗帽棄官而去,回家之時兩袖清風,一貧如洗。
我畫了一竿瘦竹,竹子能在(秋天)涼風習習的江邊當作漁竿。
烏紗:當時做官為宦的代名詞
囊橐(náng tuó):一種口袋。
蕭蕭:空空的樣子。
乾隆十八年,山東大旱,當時做濰縣縣令的鄭板橋因為請求賑濟饑民的事,得罪了上司,這首詩是鄭板橋被罷官離開濰縣回鄉時,告別濰縣紳士民之作。
參考資料:
1、羅華榮 .九年制義務教育 語文 八年級第一學期 教學參考.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予告歸里,畫竹別濰縣紳士民”,寫的是鄭板橋決定拋棄烏紗帽棄官而去,歸里之時兩袖清風,一貧如洗。他畫了一竿瘦竹,竹子能到清冷的江邊作為魚竿。乾隆十八年,山東大旱,當時做濰縣縣令的鄭板橋因為請求賑濟饑民的事,得罪了上司,這首詩是鄭板橋被罷官離開濰縣回鄉時,告別濰縣紳士民之作。作者為人正直,只關心百姓疾苦,不愿逢迎吹捧上司,深為上司不滿,于是上司借故罷了他的官。時年他已61歲,在濰縣擔任了7年縣令,照理說,至少也該發點小財了,然而他罷官之日,卻是囊橐蕭蕭兩袖寒,惟有一囊書畫,兩袖清風,實在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清官。這首詩在用詞上很有感情色彩。蕭蕭寒、清瘦、秋風都從字面上傳遞出一種蕭索、冷落、凄冷之感,與作者的心情和處境和諧一致。
這是一首贈別詩,然而卻很特別。
鄭板橋(1693—1765)清代官吏、書畫家、文學家。名燮,字克柔,漢族,江蘇興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均曠世獨立,,世稱“三絕”,擅畫蘭、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畫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為突出。著有《板橋全集》。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元年進士。中進士后曾歷官河南范縣、山東濰縣知縣,有惠政。以請臻饑民忤大吏,乞疾歸。 ...
鄭燮。 鄭板橋(1693—1765)清代官吏、書畫家、文學家。名燮,字克柔,漢族,江蘇興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均曠世獨立,,世稱“三絕”,擅畫蘭、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畫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為突出。著有《板橋全集》。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元年進士。中進士后曾歷官河南范縣、山東濰縣知縣,有惠政。以請臻饑民忤大吏,乞疾歸。
山隱暮歸呈諸兄弟二首。宋代。錢時。 東風卷地起氛埃,山隱看花日幾回。草草杯盤攜社酒,今朝兄弟肯同來。
新開嶺行。明代。楊慎。 廢丘關前榛莽積,新開嶺上煙嵐辟。新途古道太多岐,瞑色荒煙帶征客。岸下寒江流水碧,崖畔霜林楓葉赤。日暮畏行豺虎陌,松燈苣火投孤驛。北渚鳴鼉應遠更,南巒哀猿響終夕。
夢夫容 鴛湖放棹。。沈軼劉。 夗央湖畔夢。載春魂,乍聽櫓聲入凍。夜來云破,吳榜晚寒重。渚光流素汞。銀蟾篩漏青縫。逗向微茫,又金貂貰酒,溪店翠簾動。記取年時倥傯。巡秀州城,費鴨餛飩俸。霸圖槜李,前事付禽哢。半樓煙雨送。西施范蠡文種。野岸煎茶,但柔波蕩起,天外亂霞涌。
種竹月馀稍覺憔悴恐有不安意用前韻慰之 其一。明代。王紱。 東風無處不陽春,小草皆承雨露新。底事獨含憔悴色,多應不樂近囂塵。
莪默絕句集譯箋乙集 其四十二。近現代。伯昏子。 太上屈尊摶眾杯,豈能盡破恣狂詭。蕓蕓手足美頭顱,何愛造之何怒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