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欲歸時節,高樓昨夜西風。求得人間成小會,試把金尊傍菊叢。歌長粉面紅。
斜日更穿簾幕,微涼漸入梧桐。多少襟情言不盡,寫向蠻箋曲調中。此情千萬重。
破陣子·燕子欲歸時節。宋代。晏殊。 燕子欲歸時節,高樓昨夜西風。求得人間成小會,試把金尊傍菊叢。歌長粉面紅。斜日更穿簾幕,微涼漸入梧桐。多少襟情言不盡,寫向蠻箋曲調中。此情千萬重。
燕子歸來的時節,吹起了西風。希望在人世間我們還能能相聚在一起,在菊花叢中舉杯共飲。歌聲悠揚有你粉嫩的臉龐。
夕陽穿過幕簾,陰影包圍了梧桐。有多少情話說不盡,寫在給你的詞曲中。這份情千萬重。
破陣子:唐教坊曲名,又名《十拍子》。
金尊:酒杯。
斜日:夕陽。
更:正。
蠻箋:謂蜀箋,唐時指四川地區所造彩色花紙。
一般認為《破陣子·燕子欲歸時節》這首詞是宋仁宗晏殊家道落寞時所作。看到歌女的酸楚,聯想到自己的落魄,由此創作這首詞作表達內心的痛苦。
參考資料:
1、賀新輝 .宋詞鑒賞辭典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87年9月 .
這首詞,仍然是惜別、思念之作。寂寞是愛的一種聲音,孤獨是愛的另外一種聲音。而心,則是愛的道路。愛情是盞燈,思念是其中的燈油。當有一天,一個人站在往事的回廊中觀望的時候,縱有如火的紅豆,也點不亮那斷了紋路的情傷。情已斷,愛已走,心已碎,手已涼。這樣的現實,不知不覺地站在一個女子的心里。
于自己內心思念的盡頭,發現,心被那遠去的人牽得很緊,很疼。世界這么大,但幸運的是,那別人的名字,仍然還在心里,牽掛著,等待著,等待他的歸期。只是不知道,是不是還能穿過茫茫的紅塵,找到那把可以打開距離的鑰匙。
真的如同徐再思所說的那樣: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這首詞,仍然是一個女子的傷情。
葉嘉瑩先生在《大晏詞的欣賞》中這樣評價此詞:“至于寫艷情者,如其……《破陣子》之‘多少襟懷言不盡,寫向蠻箋曲調中,此情千萬重’,若以這些詞句與柳永《定風流》之‘彩線慵拈伴伊坐’,《菊花新》之‘欲掩香幃論繾綣’諸作相較,則大晏正所謂‘雖作艷語,終有品格’,因為大晏所喚起人的只是一份深摯的情意,而此一份情意雖然或者乃因兒女之情而發,然而卻并不為兒女之情所限,較之一些言外無物的淺露淫褻之作,自然有高下、雅鄙的分別。”
有權威的解析認為,這是一首秋日席間贈妓之作。全篇代歌妓述事言情,先寫這位歌女對“時節”的感受,次寫她在筵席上與情人“小會”的歡欣及她的即席演唱,最后寫她與情人依依惜別的種種情狀。
這樣的解析雖然沒有什么問題,但是我總是覺得太過實在了一些。晏殊自己沒有明說這是代歌女而作或贈妓之作,我們如果斷成代歌女而作或贈妓之作,也不是不可,只是在我看來,有點喧賓奪主的嫌疑。所以,我堅持認為,這就是一首惜別、思念之作。和一個女子有關。除此之外,不做其他的推斷。
“燕子欲歸時節,高樓昨夜西風。”
這里點明了時節。從“燕子欲歸”和“昨夜西風”這兩句來看,當是晚春至秋初的這段時節。
這句,其實存在著一個人物特寫。一個女子站在高樓之上,望著遠方的姿態寫滿了思念。雖然晏殊從詞語上沒有寫到這個女子,但從“燕子”、“高樓”這兩句,我們就可以在自己的腦海中勾畫出一個女子婀娜多姿的身姿。真正的高手,就高在“以物襯人”或“以物寫人”的境界上。
詩詞從來都是一種省略文體,不可能說得過于明白。所以,這就需要我們有想象力,甚至是合理的、大膽的想象。
“燕子欲歸”,這其實是女子內心的愿望和最真最深的疼。你看那燕子,都雙飛在她的眼前,可是,他卻獨自留下她,忍受這漫長的寂寞的煎熬,甚至是孤獨的思念的掏挖。
燕子欲歸,人未歸。我想,這才是晏殊最想寫出來的結果。不過,卻留著,讓讀者自己去想象。明白無誤的是,詞中女子的內心和思念已經寄出去,而且,一直沒有找到可以收留的地方,一直在路上跋涉。
不過,他仍然在她的心里燃燒著。他拿走了她的夢、她的淚水和她的思念。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級),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 ...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級),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
奉題對廬文集二首 其二。。陳永正。 雄奇清婉發英華,嶺表風流擅一家。詩壽千春文壽世,此生原不負名花。
折桂新亭。宋代。錢聞詩。 面對三江背五峰,一亭屹屹睨其中。蓬萊弱水眼前是,不必思航大海東。
洪鐘歌。宋代。釋印肅。 昭文昭文施一鐘,懸空隨叩警盲聾。圓音不斷周沙界,純體金剛空不空。雖含響,擊即通,十方諸佛應聲中。天龍八部生忻悅,外道魔軍失卻蹤。此圓器,大神功,上祝皇王壽不窮。日月長輝邦國靜,臣忠子孝續堯風。昏者醒,愚者聰,民歌鼓腹意和濃。地水火風和一性,剎塵無間體含融。包聲印頑空,鳥樹巖巒風月同。秦時何必驅山鐸,大振金鈴總脫空。時節至,自相逢,肯信無心達本宗。和同一族輸金玉,回向南泉鑄此種。黃昏裹,五更中,下下無空徹底通。近祖遠宗迷識解,聞歸凈土禮金容。涅槃侶,契心同,個個全音贊此功。顯理揚真無二聽,含靈蠢動一時通。受者法,施者空,且無地獄與洋銅。孝子順孫光遠慶,昭文千古振家風。
自題墨竹圖。。金鑒才。 淇園誰植露中枝,影落滄波有所思。江上綸竿高士釣,庭前竹馬小兒騎。到階暮色重重積,穿戶斜光寂寂移。莫道已臨天尺五,瀟湘風雨不勝悲。
晚至圣恩寺宿四宜堂。清代。張岡。 暮隨白云至,山月尚未出。言尋石門幽,谷口煙蘿密。欣逢采樵人,招我入禪室。曇花空外香,石溜巖下急。虛堂面五湖,碧動軒窗色。浮生疲津梁,茲焉偶棲息。聞鐘寒不眠,風竹聲蕭瑟。
勤王北望感懷十三首 其七。唐代。康有為。 國土同孤注,君王類置棋。金輪篡唐日,叔帶亂周時。弧眼哀褒姒,衣冠孰柬之。人謀雖欲盜,天命豈能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