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憑危堞望,暗起異鄉情。
霜落蒹葭白,山昏霧露生。
河灘胡雁下,戎壘漢鼙驚。
獨樹殘秋色,狂歌淚滿纓。
邊城獨望。唐代。馬戴。 聊憑危堞望,暗起異鄉情。霜落蒹葭白,山昏霧露生。河灘胡雁下,戎壘漢鼙驚。獨樹殘秋色,狂歌淚滿纓。
初秋時節,詩人獨自憑倚著高高城樓的堞墻,眺望塞外風光,不由自主萌發了一股獨客異鄉的感情。
詩人馬戴,曾從軍大同軍幕,獨在異鄉,面對荒涼的塞外,翻騰著感情波瀾,這是十分自然的。全詩似乎是前后兩聯抒情,中間兩聯寫景,但細細讀來四聯詩又渾然一體,情景互生。
“聊憑”、“暗起”這兩句詩把讀者帶進了詩人復雜的內心世界里去。詩人面對當前處境,既無可奈何,又無法排遣心中的郁悶。這樣,就從詩人的內心開始展現詩人的自我形象。
頷聯、頸聯承首聯之“望”,寫望中所見;也承首聯“異鄉情”,寫出了“異鄉情”暗起的環境。嚴霜凝結,蒹葭一片慘白,使人感受到一陣寒意;遠山昏暗,霧靄在山林中升騰而起,彌漫于山巒峰壑。這是一幅遠景,畫面中突出了蕭索的氣氛。緊接著,詩人又呈現一幅近景。胡天的雁群垂下了翅膀,落在荒涼的河灘上;一陣陣動人心魄的鼙鼓之聲,從軍營里傳出。這幅近景,加強了全詩畫面凄冷蕭瑟的悲涼之感。詩人望中所見,是如此蕭條、冷落,又具有鮮明的異鄉情調,自然會引起萬千思緒,回應了異鄉情暗起的緣由。詩人選取了富有特色、富有感情色彩的意象來構成望中所見的境界,引發了讀者無限的情思。
詩人的情緒也隨著所寫步步激蕩。末聯里“獨”樹,“殘”“秋色”,層層遞進,把詩人的情緒“逼”向了高潮。在孤零零的一棵樹上,幾片黃葉殘留枝頭,蕭瑟的秋色、蕭颯的秋風之中,詩人在樹下徬徨,繼而狂歌、號泣,淚水如雨,灑落衣襟。這樣,詩人就完成了對自我形象的刻畫。
從獨自一人無可奈何地在城樓憑堞而望,到眼前凄清、悲涼的秋景,到情緒的爆發而狂歌號泣,從敘述、描繪到抒情,從外在動作形態,進入到情緒的深處,很有層次感地完成了詩人自我形象的刻畫。這一形象的塑造,動作性鮮明,感情濃烈,可謂形神兼備,給人留下極深刻的印象。嚴羽《滄浪詩話》曾說:“馬戴在晚唐諸人之上。”在某方面說來,這一評價是有一定依據的。
馬戴。 馬戴(799—869),字虞臣,唐定州曲陽(今江蘇省東海縣)人。晚唐時期著名詩人。
元夕大風雨。宋代。范成大。 河傾海立夜翻盆,不獨妨燈更損春。凍澀笙簧猶可耐,滴皴梅頰勢須嗔。
伍牧。元代。張翥。 苦戰勤王事,精魂泣鬼雄。壞城兵氣黑,遺鏃血花紅。故老談亡國,明時錄死忠。長吟一搔首,落日鳥呼風。
寄別陳志鴻罷官歸高涼 其一。明代。王恭。 解印行歌出將營,千軍流淚共含情。鄒陽書上誰稱屈,王粲才高賦謾成。天連故國銅魚遠,霜落寒江白雁鳴。自愧神交驚此別,不堪離恨更沾纓。
賀平湖。明代。韓殷。 西河戰罷萬方清,處處樓臺歌板聲。白馬錦韉來騕裊,玉樓銀榜枕巖城。風傳漏刻星河曙,日照螭頭劍戟明。從此泰階平似水,肯教世路日兢兢。
點絳唇。清代。顧信芳。 雨過晴窗,參差花影和簾捲。袖羅寒淺。獨立閑庭晚。新雁橫空,天寫秋云怨。斜陽岸。亂愁千點。落葉西風滿。
西崦山前逢首夏,與君一笑共扁舟。已無梅花爛刺眼,賴有太湖清散愁。
晴日菰蒲鵝鸛下,遠風波浪魚龍游。酒酣忽憶鴟夷子,長日掛帆天漢流。
夏朝同顧九和侍講湛次泉編修應元忠吉士汎舟出西崦游太湖。明代。鄭善夫。 西崦山前逢首夏,與君一笑共扁舟。已無梅花爛刺眼,賴有太湖清散愁。晴日菰蒲鵝鸛下,遠風波浪魚龍游。酒酣忽憶鴟夷子,長日掛帆天漢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