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在何所,紫巖有仙躅。
月下橫寶琴,此外將安欲。
材抽嶧山干,徽點昆丘玉。
漆抱蛟龍唇,絲纏鳳凰足。
前彈廣陵罷,后以明光續。
百金買一聲,千金傳一曲。
世無鐘子期,誰知心所屬。
竹生大夏溪,蒼蒼富奇質。
綠葉吟風勁,翠莖犯霄密。
霜霰封其柯,鹓鸞食其實。
寧知軒轅后,更有伶倫出。
刀斧俄見尋,根株坐相失。
裁為十二管,吹作雄雌律。
有用雖自傷,無心復招疾。
不如山上草,離離保終吉。
寶龜尺二寸,由來宅深水。
浮游五湖內,宛轉三江里。
何不深復深,輕然至溱洧。
溱洧源流狹,春秋不濡軌。
漁人遞往還,網罟相縈藟。
一朝失運會,刳腸血流死。
豐骨輸廟堂,鮮腴藉籩簋。
棄置誰怨尤,自我招此否。
馀靈寄明卜,復來欽所履。
松生北巖下,由來人徑絕。
布葉捎云煙,插根擁巖穴。
自言生得地,獨負凌云潔。
何時畏斤斧,幾度經霜雪。
風驚西北枝,雹隕東南節。
不知歲月久,稍覺枝干折。
藤蘿上下碎,枝干縱橫裂。
行當糜爛盡,坐共灰塵滅。
寧關匠石顧,豈為王孫折。
盛衰自有時,圣賢未嘗屑。
寄言悠悠者,無為嗟大耋。
桂樹何蒼蒼,秋來花更芳。
自言歲寒性,不知露與霜。
幽人重其德,徙植臨前堂。
連拳八九樹,偃蹇二三行。
枝枝自相糾,葉葉還相當。
去來雙鴻鵠,棲息兩鴛鴦。
榮蔭誠不厚,斤斧亦勿傷。
赤心許君時,此意那可忘。
彩鳳欲將歸,提羅出郊訪。
羅張大澤已,鳳入重云飏。
朝棲昆閬木,夕飲蓬壺漲。
問鳳那遠飛,賢君坐相望。
鳳言荷深德,微禽安足尚。
但使雛卵全,無令矰繳放。
皇臣力牧舉,帝樂簫韶暢。
自有來巢時,明年阿閣上。
古意六首。唐代。王績。 幽人在何所,紫巖有仙躅。月下橫寶琴,此外將安欲。材抽嶧山干,徽點昆丘玉。漆抱蛟龍唇,絲纏鳳凰足。前彈廣陵罷,后以明光續。百金買一聲,千金傳一曲。世無鐘子期,誰知心所屬。竹生大夏溪,蒼蒼富奇質。綠葉吟風勁,翠莖犯霄密。霜霰封其柯,鹓鸞食其實。寧知軒轅后,更有伶倫出。刀斧俄見尋,根株坐相失。裁為十二管,吹作雄雌律。有用雖自傷,無心復招疾。不如山上草,離離保終吉。寶龜尺二寸,由來宅深水。浮游五湖內,宛轉三江里。何不深復深,輕然至溱洧。溱洧源流狹,春秋不濡軌。漁人遞往還,網罟相縈藟。一朝失運會,刳腸血流死。豐骨輸廟堂,鮮腴藉籩簋。棄置誰怨尤,自我招此否。馀靈寄明卜,復來欽所履。松生北巖下,由來人徑絕。布葉捎云煙,插根擁巖穴。自言生得地,獨負凌云潔。何時畏斤斧,幾度經霜雪。風驚西北枝,雹隕東南節。不知歲月久,稍覺枝干折。藤蘿上下碎,枝干縱橫裂。行當糜爛盡,坐共灰塵滅。寧關匠石顧,豈為王孫折。盛衰自有時,圣賢未嘗屑。寄言悠悠者,無為嗟大耋。桂樹何蒼蒼,秋來花更芳。自言歲寒性,不知露與霜。幽人重其德,徙植臨前堂。連拳八九樹,偃蹇二三行。枝枝自相糾,葉葉還相當。去來雙鴻鵠,棲息兩鴛鴦。榮蔭誠不厚,斤斧亦勿傷。赤心許君時,此意那可忘。彩鳳欲將歸,提羅出郊訪。羅張大澤已,鳳入重云飏。朝棲昆閬木,夕飲蓬壺漲。問鳳那遠飛,賢君坐相望。鳳言荷深德,微禽安足尚。但使雛卵全,無令矰繳放?;食剂δ僚e,帝樂簫韶暢。自有來巢時,明年阿閣上。
第一首,王績選擇寶琴以自喻,都是自己才華的象征。而且寶琴又先后奏了《廣陵散》和《楚明光》這樣高雅的曲子,但曲高和寡,無鐘子期那樣的知音來欣賞,寄寓了他懷才不遇的感慨。
第二首王績以翠竹自比,寫了他所處的艱難的環境“霜霰封其柯,鹓鸞食其食”,不僅如此,還有性命之憂,“刀斧俄見尋,根株坐相失”。翠竹雖然有用,但卻終遭到砍伐,反不如山上之草,得以繁茂生長。他上一首表現了出仕的愿望后,在這一首又馬上表現出了消極的畏禍心理,又趨向于隱。這種心理狀態又持續到下一首。
第三首寫寶龜處身不慎,因此落入羅網,慘遭殺身之禍。王績想到了出仕后政治生涯的風波無常,繼上一首表現出了畏懼和隱逸避禍的心理。
在第二首和第三首王績意欲歸隱后,王績第四首又寫了松樹,盡管生得其地,免遭砍伐,但卻是自生自滅。“盛衰自有時,圣賢未嘗屑”表現了王績想到歸隱雖可自保,但卻不甘心無為無用的心理。出仕的欲望又有所抬頭,接著又寫了第五首。
第五首雖然寫了“榮蔭誠不厚,斤斧亦勿傷”,流露了王績知足求全的心理,似乎道家的隱逸思想又占了上風,但最后一句“赤心許君時,此意那可忘”卻又明顯地表現出他渴望出仕的心理。
可將第六首視為前五首的總結和終結,它是王績苦苦思索和掙扎后得出的一個結果。前幾句寫鳳凰高翥遠翔,表明了王績決心歸隱。但最后四句又寫在“皇臣力牧舉,帝樂簫韶暢”的時候,他自會重返朝閣,經世濟用的。
《古意六首》風格樸質無華,完整地體現了王績關于仕與隱的心理矛盾,同時也展現了一個從懷才不遇到歸隱避禍,從不甘無用到意欲出仕,從決心歸隱到期盼清明盛世重返朝閣的心理過程。
王績(約590~644),字無功,號東皋子,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隋末舉孝廉,除秘書正字。不樂在朝,辭疾,復授揚州六合丞。時天下大亂,棄官還故鄉。唐武德中,詔以前朝官待詔門下省。貞觀初,以疾罷歸河渚間,躬耕東皋,自號“東皋子”。性簡傲,嗜酒,能飲五斗,自作《五斗先生傳》 ,撰 《酒經》 、《酒譜》 。其詩近而不淺,質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曠懷高致,直追魏晉高風。律體濫觴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際,無功實為先聲。 ...
王績。 王績(約590~644),字無功,號東皋子,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隋末舉孝廉,除秘書正字。不樂在朝,辭疾,復授揚州六合丞。時天下大亂,棄官還故鄉。唐武德中,詔以前朝官待詔門下省。貞觀初,以疾罷歸河渚間,躬耕東皋,自號“東皋子”。性簡傲,嗜酒,能飲五斗,自作《五斗先生傳》 ,撰 《酒經》 、《酒譜》 。其詩近而不淺,質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曠懷高致,直追魏晉高風。律體濫觴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際,無功實為先聲。
惜奴嬌 荷花。清代。莊棫。 紅暈脂痕,照出水、新妝靚。幽情共、綠云低映。一曲西洲,誰采取、亭亭影。人靜。對西風、凌波自省。水佩風裳,偏又報、涼秋信。舞衣冷、幽香滿徑。壓鬢誰簪,枉負了、閑心性。漫詠。泛一舸、田田萬柄。
游南薰亭。明代。陳璉。 桂林名勝地,臺觀跡多陳??这拍限雇?,屹立漓水濆。使君喜登臨,從游有嘉賓。拂石坐紫苔,援琴鼓南薰。神暢情所感,理契意爰臻。忽茲縱遐矚,躋攀極嶙峋。下瞰皇澤灣,流水碧沄沄。石洞深窈窕,清虛絕垢氛。昔賢有遺刻,半雜苔蘚紋。江山宛如故,韶音誰復聞。登臨稍畢景,感慨懷古人。早晚聽履聲,行當近星辰。
斜日二首 其一。宋代。張耒。 斜日歸錢暑,秋容淡太虛。閒云工變易,片月自清孤。淹泊年華老,凄涼歲事馀。時違自樸拙,興懶日蕭疏。阮籍慵耽酒,文園病著書。簪纓非草野,江海得樵漁。
三巖詩 澹山巖。宋代。盧臧。 誰開仙窟宅,非與眾巖儔。樹響晴翻雨,嵐涼夏變秋。禽靈啼復斷,云怪吐還收。深羨群僧住,嗟予莫少留。
忍草庵度夏寄貽京王二。清代。侯文熺。 分將禪舍作書巢,補葺何妨自剪茅。客病最宜親梵夾,家貧只合薦山肴。恰逢花盡荷擎蕊,正苦林疏筍放梢。長吏任教征稅遍,傳呼應不到荒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