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輸綠漲橫陂,直塹回塘滟滟時。
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
北山。宋代。王安石。 北山輸綠漲橫陂,直塹回塘滟滟時。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
北山把濃郁的綠色映照在水塘,春水悄悄地上漲;直的塹溝,曲折的池塘,都泛起粼粼波光。
我在郊野坐得很久,心情悠閑,細細地數著飄落的花瓣;回去時,慢慢地尋芳草,到家已是很晚。
北山:即今南京東郊的鐘山。
輸綠:輸送綠色。陂(bēi):池塘。
塹:溝渠。回塘:彎曲的池塘。滟滟(yàn):形容春水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的樣子。
這首詩作于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王安石變法失敗后,辭職退居江寧(今南京)。在春天到北山游玩,為這雨后落花飄飄點點的美景所陶醉而流連忘返,就寫了這首詩。
參考資料:
1、繆鉞 等 .宋詩鑒賞辭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7 :254-255 .
王安石的絕句,最喜歡將自然界景物擬人化,讓萬物都賦有生機活力,帶有感情色彩,這首作于晚年寫鐘山的詩前兩句也是如此。詩中的北山本是無情之物,但春天到來,萬物萌生,山上一片濃綠,映現在滿陂春水中也是一片綠色,似乎是山主動地把自己的綠色輸送給水塘,又隨著春水上漲,仿佛要把綠色滿溢出來;水,也很多情,或直,或迂回彎曲,以種種秀姿,帶著粼粼波光,迎接著山的綠色。這聯詩,把綠色寫活,特別引人注目。王安石擅長寫綠,除“春風又綠江南岸”、“兩山排闥送青來”這類膾炙人口的句子外,又如“坐看青苔色,欲上人衣來”,也狀出顏色的流動,與此詩創意仿佛。
山有情,水有情,人亦有情。詩人面對著這誘人的山水,留連忘返。因為心情悠閑,坐了很久,以至于仔細地觀察著花朵飄落,默數著一朵,二朵······坐夠了,回途饒有興趣地尋覓著芳草,滯留了多時,回家已經很晚。這兩句,通過數花、尋草兩個動作,很形象地反映了自己淡寂安閑的心理。
詩前兩句純是景語,寫得細膩工巧;后兩句純是情語,寫得紆徐平緩。寫景時,注意了色彩的渲染,把靜態寫得仿佛飛動起來;寫情時,通過客觀敘述,刻畫主觀情緒,境界全出,把動態寫得平靜之至。詩全首用對,在整齊中同時富于變化。如三、四句,出句先寫結果,后寫原因,坐久了,心情很閑適,所以數起了落花;對句先寫因后寫果,因為尋芳草,所以回去晚了。內容與藝術在這里得到了完美的結合,詩便以其鮮明的特色為廣大詩家所喜愛。“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這兩句歷來被評家關注,宋吳開在《優古堂詩話》中認為徐俯詩“細數李花那可數,偶行芳草步因遲”有竊取王安石詩的嫌疑。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題云林畫。元代。黃公望。 遠望云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擁陂陀。居然相對六君子,正直特立無偏頗。
游仙吟三十首用栩園韻 其十九。。汪石青。 龍鸞百隊會蟠桃,冷看熙來攘往勞。座上有時吹合雅,人間何處吊離騷。投壺未必諸天笑,銜石終看一念牢。妙手不辭稍點綴,居然忘鏡又忘刀。
別后與趙元默言懷四首 其二。明代。湛若水。 嘐嘐嗟斷金,悠悠結同心。同心茍不固,膠漆亦未深。杯酒出肺腑,按劍起知音。朝為魚水歡,暮為商與參。同學張陳子,干戈竟相侵。去去請息交,鷗盟蚤當尋。鐘期或未死,吾且囊吾琴。
端午次韻和徐改之。。于石。 榴花灼爍露初乾,乍試香羅怯曉寒。自古獨醒多見忌,與君一醉笑相看。無邪安用艾懸戶,徇俗聊將黍饤盤。千載沉湘呼不起,至今遺恨楚江干。濤頭灑淚眼難乾,魚腹沉冤骨未寒。楚些一章招莫返,曹碑八字好難看。水流不盡湘江恨,俗奠空陳蘋藻盤。我亦逢時增感慨,凜然忠孝孰能干。
賀王郎季輔新補博士弟子。明代。于慎行。 諸生魯國受經初,標格王郎玉不如。倚馬舊傳文考賦,籠鵝雅學右軍書。家聲此日標瓊樹,世業當年論石渠。手澤應須開萬卷,早懷三榮詣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