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院閉天臺女,畫堂晝寢人無語。拋枕翠云光,繡衣聞異香。
潛來珠鎖動,驚覺銀屏夢。臉慢笑盈盈,相看無限情。
菩薩蠻·蓬萊院閉天臺女。五代。李煜。 蓬萊院閉天臺女,畫堂晝寢人無語。拋枕翠云光,繡衣聞異香。潛來珠鎖動,驚覺銀屏夢。臉慢笑盈盈,相看無限情。
幽美的庭院里住著一位美麗的女子,在華麗的房屋里白天睡覺,沒有人一起說話。人熟睡時頭離開了枕頭,頭發烏黑光亮,衣服上都殘留著異乎尋常的香氣。
偷偷地進來碰到了有珍珠鑲飾的門環,驚醒了女子的好夢。甜美可愛的臉上,洋溢著盈盈笑意;你看著我,我看著你,彼此真有說不完的無限深情。
菩薩蠻:詞牌名,又名《子夜歌》《重疊金》《花溪碧》,雙調四十四字,用韻兩句一換,凡四易韻,平仄遞轉。
蓬萊院:形容庭院幽美如蓬萊仙境一般。蓬萊:是古代傳說中的三座仙山之一。據《史記·封禪書》中記載:“蓬萊、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傳在勃海中,去人不遠,患且至,則船風引而去。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焙缶陀门钊R泛指人們想象中的美好的仙境。
天臺女:本代指仙女,這里指像仙女一樣美麗的女子。天臺:山名,在浙江省天臺縣北。相傳東漢時期劉晨、阮肇二人曾上天臺山采藥,遇見二位女子,留住半年回家,歸家時發現已過了七世,乃知二女子為仙女。于是后人用“天臺女”代指仙女。
畫堂:本漢代宮中的殿堂,后用以泛指繪飾華麗的堂屋。
晝寢:白天睡覺。
拋枕:形容人熟睡時頭離開了枕頭,把它拋在一邊。
翠云:形容女子的頭發烏黑濃密。宋代柳永《洞仙歌》中有句:“記得翠云偷剪,和鳴彩鳳于飛?!痹疲涸器?,形容婦女的發髻烏黑卷曲如云的樣子。
光:光亮。
異香:指女子身上散發出異乎尋常的香氣。
潛來:偷偷地進來,暗中來。
珠鎖:指用珍珠連綴而成或有珍珠鑲飾的門環。門動時可以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
驚覺:驚醒。
銀屏:指白色而有光澤的屏風或圍屏。銀屏夢:這里指好夢。
臉慢:臉慢,指細嫩而美麗的臉。慢:同“曼”,形容容顏的美好。
盈盈:形容儀態美好的樣子。
相看:對看,仔細看。
參考資料:
1、蔡厚示,黃拔荊著.南唐二主暨馮延巳詞傳 李璟、李煜、馮延巳: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第75頁
此詞當是李煜描寫自己與小周后幽會之情景,創作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前后。和《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當為姊妹篇。
參考資料:
1、張玖青編著.李煜全集:崇文書局,2015.08:第45頁
前一首詞寫男女之問的私會,是女子在晚上潛往男子的居處。這首詞仍是寫私會,卻是男子悄然行至女子的寢所,時間則是在正午。
詞中所寫只是二人相對的一個片刻,女子寫得嬌羞嫵媚,男子寫得溫柔體貼,一片脈脈深情。首句中“蓬萊”、“天臺”的形容,不僅暗寓女子的美貌,也代指居所的精美,下啟“畫堂”,再加修飾,有一種金屋藏嬌的意味。而用一“閉”字,強調深居禁嚴,難以接觸,巳露出私情消息,與下片中的“潛來”相呼應?!叭藷o語”,既指“晝寢”時光,周遭靜謐無聲,也表示到來的步履悄悄,不曾有所驚動。既沒有驚動侍從,也沒有驚動正在午睡的愛人,于是男子得以俯身注視臥榻上的愛人。她睡得香甜,睡得酣暢。烏黑閃亮的長發隨意地披散在枕頭上,繡花夏衣又輕又薄,透出那身體特有的香味,令人心醉?;蚴巧眢w的移動,或是腳步的挪動,一個不經意的細微動作.帶動了男子身上懸垂的玉佩,發出一二聲清脆的鳴響,驚醒了夢中人。只見她雙眸慢慢睜開,正與俯看者的目光相對,笑容隨即在美麗的臉龐上輕輕蕩漾,二人無語,“相看無限情”。這傳神的描寫,有“此時無聲勝有聲”之妙。
上片寫“潛來”光景,下片寫“相看”情景,過片以“珠瑣”承繡衣,正將會見的雙方相聯系。兩闋一氣呵成,上下之間,幾乎不見痕跡。結句最有味,本是一方行為的敘述,此時換作了雙方感情的交匯,雖是平平的描述,但熱烈在其中。
詞中的“鴛鴦夢”用得很著力。因是思念而有“潛來”,因是深愛而俯身含情凝視,故因己及入而推想女子睡得如此香甜,一定是在夢中有相聚,鴛鴦正成雙。唯其如此,女子“驚覺”之時,才不以為驚,而是“慢臉笑盈盈”?!傍x鴦夢”雖是猜測,卻是感情的祈愿,因而將現實與幻夢渾然交織,夢里夢外,寫出二人的心靈相通。注目相對之時,自有無限的柔情。又如“盈盈”二字的巧用?!坝迸c“笑”相連,是形容笑容的可愛,而“盈盈”又可獨立出來形容目光,刻畫“相看”的情態,可謂是一詞多義。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鐘隱、蓮峰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后主。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后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在政治上失敗的李煜,卻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為“千古詞帝”。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鐘隱、蓮峰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后主。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后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在政治上失敗的李煜,卻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為“千古詞帝”。
感詠二十首 其二。明代。李時行。 孔子五十齡,欣然常讀易。讀至損益時,喟然自嘆息。益者終必損,損者必見益。持盈在守謙,履盛當自抑。盛衰互相倚,達者貴先識。易理本元元,圣心相合一。
偈頌二十九首。宋代。釋云。 支提不敢向人說,達磨西來有妙訣。若將妄語誑眾生,自招拔舌塵沙劫。
次韻吳學錄春日山中雜興七首 其一。明代。陳鎰。 亂世艱難寄此身,暮年食蓼有馀辛。一春勝事成虛擲,空憶蘭亭王右軍。
泊嘉興城北門外。元代。方回。 老病今如許,江硝豈所宜。未妨寧過計,不是故多疑。歉歲真難度,奸人或見窺。移舟入城泊,何敢強違時。
游白鹿洞書院。。項安世。 晦翁一別遂千秋,跨鹿乘云何處游。人隨流水去不返,名與好山空自留。峰巒楫楫田園凈,藤剌深深磴道幽。寶匣塵生弦索斷,遺音重撫淚雙流。
題吳子和山水。明代。張以寧。 今代高人張師夔,繭紙畫出紫陽詩。青山娟娟洗宿霧,綠樹粲粲含朝曦。孤篷高卷在沙腳,一叟獨坐閒支頤。返思前夜風雨惡,滿蓑白雨飛淋漓。牛渚天昏神鬼出,龍門雷動黿鰲移。明朝起視天宇凈,金盤高掛扶桑枝。云收浪息非昨夢,樹色山光如舊時。乃知穹壤間,神明有如斯。高天日月常昭朗,平陸風濤自險巇。紫陽之仙去我久,茲理明明知者希。秦川吳子和,讀書見天機。喜得此畫邀我題,嗟我倦游材力衰。大江長淮動千里,似此幾回親見之。行年五十未聞道,徑欲從此棲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