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代。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桂花從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來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見其顏色潔白、新鮮。
我到現在也不明白吳剛為什么要跟桂花樹過不去。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來給予眾人的吧。
天竺寺:今稱法鏡寺,位于靈隱山(飛來峰)山麓。
桂子:特指為桂花,本質是樟科植物天竺桂的果實。
露華新:桂花瓣帶著露珠更顯濕潤。
嫦娥:多種說法,有說中國神話人物、后羿之妻等。
詩人創作此詩正是在中秋的夜晚,聯想到詩人前一年高中進士,而此刻正是詩人東游之中,也正是詩人意氣風發之時,所以在如此佳節,又是詩人得意之時,以此背景,詩人創作了此詩。
“零落的桂花花瓣,帶著星星點點的露珠如同一顆顆玉珠從月亮邊散落了下來?!倍嗝疵篮玫膱鼍鞍?!仿佛如人間仙境一般的場景正是出自唐朝詩人皮日休的七言絕句《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此詩并不如其它描寫中秋詩作一般凄涼,凋零,或是惆悵、哀綿。聯系詩作背景便可得知詩人前一年高中進士,此時正在東游之中,也正是詩人意氣風發之時,全詩便理所當然的輕松,毫無憂愁。詩中的一大部分是詩人的聯想,并不現實,卻也不讓人覺得有空虛之意。巧妙的聯想反而為“寂靜”的詩作平添了幾分“俏皮”,也可謂是恰到好處。
雖只描寫了一幅“夜賞月桂圖”,卻讓我們得知民俗——中秋必看月賞桂,這也是八月十五中秋節的重要活動,使得詩的節氣撲面而來。
如此的好詩,讀了心清氣爽,也不禁對古人的中秋佳節浮想聯翩。
皮日休,字襲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間,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學家、散文家,與陸龜蒙齊名,世稱"皮陸"。今湖北天門人(《北夢瑣言》),漢族。咸通八年(867)進士及第,在唐時歷任蘇州軍事判官(《吳越備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參加黃巢起義,或言“陷巢賊中”(《唐才子傳》),任翰林學士,起義失敗后不知所蹤。詩文兼有奇樸二態,且多為同情民間疾苦之作?!缎绿茣に囄闹尽蜂浻小?em>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門家鈔》多部。 ...
皮日休。 皮日休,字襲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間,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學家、散文家,與陸龜蒙齊名,世稱"皮陸"。今湖北天門人(《北夢瑣言》),漢族。咸通八年(867)進士及第,在唐時歷任蘇州軍事判官(《吳越備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參加黃巢起義,或言“陷巢賊中”(《唐才子傳》),任翰林學士,起義失敗后不知所蹤。詩文兼有奇樸二態,且多為同情民間疾苦之作。《新唐書·藝文志》錄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門家鈔》多部。
送曹守司直二首。宋代。劉克莊。 莫作封君看,慈祥若父兄。化教虞芮遜,和了觸蠻爭。列戟猶森衛,曹裝忽趣行。要知莆俗厚,冠蓋送傾城。
南城詠古十六首 其六 鐵牛廟。元代。乃賢。 燕人重東作,镕鐵象牛形。角斷苔花碧,蹄穿土銹腥。遺蹤傳野老,古廟托山靈。一酹壺中酒,穰穰黍麥青。
參政大資毗陵張公挽詩十首。宋代。周麟之。 晚歲游真館,分符蒞別京。九關留客鑰,千騎按屯營。天上金甌覆,江邊玉節明。傷心游宴地,悵望北山橫。
吳興南門懷古。明代。張羽。 郭門南面似襄州,野樹寒山對倚樓。公子城空無食客,霸王宅外有荒丘。夕陽冉冉仍西下,秋水茫茫共北流。只是今時已惆悵,不應更為昔人愁。
瑞鶴仙 梨花。近現代。黃綺。 院深人寂寂。怯細雨朝寒,睡濃無力。臨軒一聲笛。甚驚心難定,玉階孤立。蜂翻蝶集,便迷了歸途應憶。想人間薄幸春風,肯為百花無色。難覓?;\煙疑粉,掩月摧妝,舊蹤還失。青苔雪積。倚欄畔,總狼藉。恐枝頭寒重,子規啼血,早把冰容染濕。待黃昏,銀燭擎時,探春消息。
戀情深·滴滴銅壺寒漏咽。唐代。毛文錫。 滴滴銅壺寒漏咽,醉紅樓月。宴余香殿會鴛衾,蕩春心。真珠簾下曉光侵,鶯語隔瓊林。寶帳欲開慵起,戀情深。玉殿春濃花爛漫,簇神仙伴。羅裙窣地縷黃金,奏清音。酒闌歌罷兩沉沉,一笑動君心。永愿作鴛鴦伴,戀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