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也如何暮。別也如何遽。別也應難見也難,后會難憑據。
去也如何去。住也如何住。住也應難去也難,此際難分付。
卜算子·見也如何暮。宋代。石孝友。 見也如何暮。別也如何遽。別也應難見也難,后會難憑據。去也如何去。住也如何住。住也應難去也難,此際難分付。
相見為何太晚,而離別又為何如此匆匆。是離別難相見也難,再見無確期。
離去該怎樣離去,留下又該怎樣留下。是留下難離去也難,此時怎么辦。
上片的“如何”:猶言“為何”。
暮:遲;晚
遽(jù):急,倉猝。
難憑據:無把握,無確期。
下片的‘如何’:猶言怎樣
難分付:宋人口語,猶言不好辦。
“見也如何暮。”起句即嘆相見恨晚。“也”字,如聞嘆惋之聲。相見為何太晚呵!主人公是個中人,見也如何暮,其故自知,知而故嘆,此正無理而妙。從此一聲發自肺腑的嘆恨,已足見其情意之重,相愛之摯矣。但亦見得其心情之棖觸。此為何故?“別也如何遽。”又是一聲長嘆:相別又為何太匆忙呵!原來,主人公眼下正當離別。此句中如何,亦作為何解。嘆恨為何倉促相別,則兩人忘形爾汝,竟不覺光陰荏苒,轉眼就要相別之情景,可不言而喻。
上句是言過去,此句正言現在。“別也應難見也難”,則是把過去之相見、現在之相別一筆挽合,并且暗示著將來難以重逢。相見則喜,相別則悲,其情本異。相見時難,相別亦難,此情則又相同。兩用難字,挽合甚好,語意精辟。不過,相別之難,只緣兩情之難舍難分,相見之難,則為的是人事錯迕之不利。兩用難字,意蘊不同,耐人尋味。
見也難之見字,一語雙關,亦須體味。見,既指初見,也指重見,觀上下文可知。初見誠為不易——“見也如何暮”。重見更為艱難——“后會無憑據”。后會無憑,關合起句“見也如何暮”,及上句“見也難”之語,可知此一愛情實有其終難如愿以償的一番苦衷隱痛。主人公情好如此,而終難如愿以償,其原因不在主觀而在客觀方面,也可想而知。
事實上,雖說是愿天下有情人終成了眷屬,可是畢竟是此事古難全呵。上片嘆恨相見何晚,是言過去,又嘆相別何遽,是言現在,再嘆后會無憑,則是言將來。在此一片嘆惋聲中,已道盡此一愛情過去現在未來之全部矣。且看詞人他下片如何寫。
“去也如何去,住也如何住”,寫行人臨去時心下猶豫。行人去也,可是又怎樣去得了、舍得走呵!可是要“住”,即留下不去呢,情勢所迫,又怎么能夠?正是“住也應難去也難”。此句與上片同位句句法相同,亦是挽合之筆。句中兩用難字,意蘊相同。而“別也應難見也難”之兩用難字,則所指不同。此皆須細心體味。寫臨別之情,此已至其極。
然而,結句仍寫此情,加倍寫之,筆力始終不懈。“此際難分付。”此際正謂當下臨別之際。分付訓發落,宋人口語。難分付,猶言不好辦。多情自古傷離別,而臨別之際最傷心。此時此刻,唯有徒喚奈何而已。詞情在高潮,戛然而止,余音卻在繞梁,三日不絕!
石孝友,南宋詞人,字次仲,江西南昌人。生卒年不詳。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進士。填詞常用俚俗之語,狀寫男女情愛。仕途不順,不羨富貴,隱居于丘壑之間。 石孝友著有《金谷遺音》,《直齋書錄解題》著錄一卷,明《唐宋名賢百家詞》本作《金谷詞》,不分卷。有明汲古閣《宋六十名家詞》本、《四部備要》排印本。《全宋詞》據毛□校汲古閣本收錄。 ...
石孝友。 石孝友,南宋詞人,字次仲,江西南昌人。生卒年不詳。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進士。填詞常用俚俗之語,狀寫男女情愛。仕途不順,不羨富貴,隱居于丘壑之間。 石孝友著有《金谷遺音》,《直齋書錄解題》著錄一卷,明《唐宋名賢百家詞》本作《金谷詞》,不分卷。有明汲古閣《宋六十名家詞》本、《四部備要》排印本。《全宋詞》據毛□校汲古閣本收錄。
即事。元代。項炯。 江南水闊疑無地,漢北風高忽似秋。鴻雁定應驚悄悄,麒麟何許泣幽幽。步兵阮籍唯耽酒,隱士龐公不入州。敢饜朝盤惟苜蓿,封侯渾是爛羊頭。
齊前后舞歌二首 其二 后舞階步歌。兩漢。佚名。 皇皇我后,紹業盛明。滌拂除穢,宇宙載清。允執中和,以蒞蒼生。玄化遠被,兆世軌形。何以崇德,乃作九成。妍步恂恂,雅曲芬馨。八風清鼓,應以祥禎。澤浩天下,功齊百靈。
曉登定軍山。。吳德功。 曉起登山隴,優游緩步行。日從峰隙漏,風自澗中生。嵐氣千層潤,巖泉一片清。縱觀滄海外,帆影眼前呈。
寄題朱元晦武夷精舍。宋代。陸游。 山如嵩少三十六,水似邛郲九折途。我老正須閑處著,白云一半肯分無?
萬年山。宋代。高似孫。 依松屈曲疑無路,十里廿里香深沍。殿臺平入蓬萊圖,人煙盡屬天臺賦。山奔萬馬逼人立,泉吼晴雷半天注。亂峰發地翠參錯,沓嶂參差龍屈怒。陰磴仍遺前臘雪,陽崖競拔千年樹。亦容羽客賣丹來,更有神僧飛錫渡。佛界焚香玉女跪,海舟獻寶胡兒踞。未午催敲集梵鐘,隨云共展升堂具。冥搜窮日不知極,妙盡所歷何容遽。平生略持山水眼,是處且了林泉素。揮支公錢極易事,分龐翁榻良難遇。青山不是世閑無,山若識人人也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