轡搖銜鐵。蹴踏平原雪。勇趁軍聲曾汗血。閑過升平時節。
茸茸春草天涯。涓涓野水晴沙。多少驊騮老去,至今猶困鹽車。
清平樂·平原放馬。宋代。張炎。 轡搖銜鐵。蹴踏平原雪。勇趁軍聲曾汗血。閑過升平時節。茸茸春草天涯。涓涓野水晴沙。多少驊騮老去,至今猶困鹽車。
這首《清平樂》,寫的是作者看到在平原上放牧過去的戰馬所引起的感慨。
上片主要寫馬。“轡搖銜鐵”兩句,描寫一匹戴著籠頭的馬,在主人的駕馭之下,奔走在殘留著冬雪的遼闊平原上。“轡[pèi]”是馬韁繩,“銜鐵”,馬嚼子,即橫放在馬嘴里兩端連著韁繩的小鐵鏈。“蹴[cù]”是踢、踏的意思。“搖”字和“蹴踏”兩字,把馬的動態寫得很傳神。“勇趁軍聲曾汗血,閑過升平時節”,“趁”在這里是追逐的意思,“軍聲”指戰斗時的鼓角聲、吶喊聲之類。“汗血”古代良馬名,據說能日行千里,流的汗呈鮮紅色,就象血一樣。這匹戰馬曾經是聽到戰斗號令就勇猛地沖殺、為國家立過功勞的,現在它卻閑著過太平日子!這里有點諷刺意味,因為南宋王朝始終處于嚴重的內憂外患之下,所謂“升平”,不過是昏庸的統治者制造的假象罷了。久經沙場的戰馬渴望投入戰斗,就象有才能的人渴望為國家出力一樣,可是當權者卻根本不顧國家危亡,一味粉飾太平。作者就通過戰馬被閑置來含蓄地表露了這種思想。
下片進一步用比喻手法揭示朝廷用人不當。“茸茸春草”兩句是寫春天田野的景象:春天里,到處長滿了花草,涓涓的小溪流水聲,也聽得分外真切;在陽光的照耀下,連溪底的沙石都看得清清楚楚。“茸茸[róng]”,形容春草柔嫩的樣子。“天涯”,天邊,這里形容春草遍地。“涓涓[juān]”,形容流水聲。“野水”,野外小溪里的流水。“晴沙”,指太陽照在小溪里,水流清澈,能夠看見水底的沙石。冬去春來,時間在流逝。那些令人關切的駿馬景況怎么樣了呢?“多少驊騮老去,至今猶困鹽車”,是說:不少千里馬漸漸老去,卻仍然不讓它們發揮所長,偏要把它們死死束縛在鹽車上。顯然,這是對南宋當局浪費人才的抨擊。“驊騮[huáliú]”,駿馬名,指千里馬。“鹽車”,運鹽的車子。拉鹽車是一種粗笨的活,用千里馬去拉鹽車,比喻大材小用。作者雖然沒有直接評論時政,但言下之意是十分清楚的。在“驊騮”拉“鹽車”的尖銳對照中,“驊騮老去”,“猶困鹽車”,不是寄寓著作者的無限感慨嗎?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
張炎。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送鄖鄉尉黃通。宋代。范仲淹。 少年好逸驥,老者重安車。爭先尚逐逐,致遠貴徐徐。勿言一尉卑,千戶擊慘舒。外矜固不足,內樂則有馀。子游與季路,作邑寧欷噓。五斗對萬鐘,所問道何如。
送鈐轄館使王公二首 其二。宋代。張靖。 玉勒嘶風出錦城,山光野色助離情。行行莫倦神華遠,芳草連云伴去程。
易元吉畫猿。。劉摰。 槲林秋葉青玉繁,枝間倒掛秋山猿。古面睢盱露瘦月,氄毛勻膩舒玄云。老猿顧子稍留滯,小猿引臂勞攀援。坐疑跳躑避人去,彷佛悲嘯生壁間。巴山楚峽幾千里,寒巖數丈移秋軒。渺然獨起林壑志,平生愿得與彼群。吾知畫者古有說,神鬼為易犬馬難。物之有象眾所識,難以偽筆淆其真。傳聞易生近已死,此筆遂絕無幾存。安得千金買遺紙,真偽常與識者論。
瑤華 感事作。。問云。 東風錦幕,彩仗輪輝,報新翻傳帖。披紅石獸,長蔭里、頓染唐花香馥。熏弦撥斷,做愁聽、誰哀空劫。待掃塵、深巷迷煙,冷落余霞霜發。煌煌火樹連星,斗朱檻瑤宮,遍試衢陌。螢燈憶雪,開夜戶、不奈寒蟲鳴壁。總歸暮槿,瞬眼過、虛華重歇。更幾番、飲罷摛毫,坐起書生腸絕。
和劉同人燕中即事詩六首 其一 賣衣。明代。凌義渠。 豈有裘和葛,冬春共一囊。新裁揀入市,敗枲任堆床。已自甘由缊,誰堪裛蹠香。我私忍便棄,慈母澤難忘。
奉和裴侍中將赴漢南留別座上諸公。唐代。劉禹錫。 金貂曉出鳳池頭,玉節前臨南雍州。暫輟洪爐觀劍戟,還將大筆注春秋。管弦席上留高韻,山水途中入勝游。峴首風煙看未足,便應重拜富民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