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寂畫堂梁上燕,高卷翠簾橫數(shù)扇。一庭春色惱人來,滿地落花紅幾片。
愁倚錦屏低雪面,淚滴繡羅金縷線。好天涼月盡傷心,為是玉郎長不見。
玉樓春·寂寂畫堂梁上燕。唐代。魏承班。 寂寂畫堂梁上燕,高卷翠簾橫數(shù)扇。一庭春色惱人來,滿地落花紅幾片。愁倚錦屏低雪面,淚滴繡羅金縷線。好天涼月盡傷心,為是玉郎長不見。
這首《玉樓春》抒寫閨怨,所創(chuàng)設(shè)的意境是:暮春時節(jié),梁燕雙飛,落紅滿地。女主人公愁倚錦屏,感到“春色惱人”,好天良夜而玉郎不見,不禁淚滴繡衫。全詞意境優(yōu)美,婉麗多姿。
上片寫卷簾所見,怨情油然而生。首句用梁間燕語,表現(xiàn)“畫堂”“寂寂”,以動寫靜,人物情感也寓于其中;“高卷”句在結(jié)構(gòu)上是過渡;后兩句是觸景傷情:簾外“一庭春色”,本人公感到并不為己所有,故有“惱人”之感;而“滿地落花”則又使她想到青春難再!
下片首二句用“愁倚”、“淚滴”寫她觸景傷精時的容態(tài);結(jié)尾二句,點出原由。對月懷人,深為“四美”(良辰、美景、賞心、樂事)難全而傷心。
在藝術(shù)上,此詞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意象的裝飾性特征。詞中的“畫堂”、“落花”、“錦屏”等都是較為典型的裝飾性意象,在顏色、形狀等方面都是有著鮮明的圖案性質(zhì)的。這些具有圖案性質(zhì)的意象構(gòu)織出整體的圖案。這些意象,并非是詞人的興會所得,而是具有審美抽象性質(zhì)的意象構(gòu)織而成的,也就是說,它們沒有個體化的、殊相的特征,都是一種具有抽象意義的意象。它們?nèi)鄙匐S機感興的鮮活感,但卻具有一些可以相互詮釋的意味。文學(xué)語言的圖案化,在晚唐五代詞中是最為典型的。因此可以說,此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晚唐五代詞的共同特征。
約公元九三O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年不詳死于925年五代時許州人,約后唐明宗長興初前后在世,據(jù)當(dāng)代學(xué)者考證,死于前蜀敗亡之際。父魏宏夫,為蜀王建養(yǎng)子,賜姓名王宗弼,封齊王。承班為駙馬都尉,官至太尉。國亡,與其父同時被殺。承班工詞,艷麗似溫庭筠,今存二十一首(見《唐五代詞》)。 元遺山曰:魏承班詞,俱為言情之作。大旨明凈,不更苦心刻意以競勝者。 ...
魏承班。 約公元九三O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年不詳死于925年五代時許州人,約后唐明宗長興初前后在世,據(jù)當(dāng)代學(xué)者考證,死于前蜀敗亡之際。父魏宏夫,為蜀王建養(yǎng)子,賜姓名王宗弼,封齊王。承班為駙馬都尉,官至太尉。國亡,與其父同時被殺。承班工詞,艷麗似溫庭筠,今存二十一首(見《唐五代詞》)。 元遺山曰:魏承班詞,俱為言情之作。大旨明凈,不更苦心刻意以競勝者。
胭脂梅 其一。明代。龔敩。 不著京塵染素衣,賞心還自愛芳菲。晚來東閣無詩興,帶得紅妝馬上歸。
依韻和宋次道龍圖閣曝書。宋代。王珪。 五云迎曉禁廬開,不及華衣曳老萊。寶藏發(fā)函金作界,仙醪傳羽玉為臺。已逢天上非常景,更約人間第一材。白首廟堂終乞去,明年此會定應(yīng)來。
黃淡思歌 其一。明代。李攀龍。 腸作轆轤轉(zhuǎn),淚作素綆垂。獨坐不能言,傍知思憶誰。
過天臺。宋代。王十朋。 目逆神仙路,丹成未暇躋。雪深封佛壟,云暗鎖桃溪。流水無還有,亂山高復(fù)低。欲尋劉阮洞,歸路恐成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