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水晶簾外娟娟月。明代。楊基。 水晶簾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層層雪。花月兩模糊,隔窗看欲無。月華今夜黑,全見梨花白。花也笑姮娥,讓他春色多。
這是一闋以機趣見巧的小詞。似若詠物,實系喻理。其所表現(xiàn)的“理”,初一讀再也簡單不過,梨花在與皎月爭勝斗艷。上片說因為有月光,雪樣白的梨花被淹化了,分不清“花月”。誠然,這也可謂以月色比襯花容。下片推過一層,在無月的黑夜,梨花的堪稱“花容月貌”的冷艷之色全顯,那可就獨占了“春色”了。細(xì)一想,有了上片月色相比,那“花月兩模糊”之“模糊”其實已寫足了梨花之潔白,則不必再贅述“今夜黑”之背景襯托。這種“讓他春色多”的虛榮好勝心性仿佛有點病態(tài)。再往里想,不免悲哀,楊基似乎傻氣十足地在“笑姮娥”,“讓他”獨占春色,自我表現(xiàn),其實是在講:不是“花”太白,那是因為“夜”太黑。這很驚悚。表現(xiàn)才華,逞露個性,不一定得在夜色如墨的背景前。在黑夜中多幾分春色,難說就值得驕傲。不必深究詞人是否有意“寄托”,也許他在逞才炫巧。但即使如此,詞在客觀效果上表述了與“疾風(fēng)知勁草”相類的命題,只是“勁草”悲壯,“梨花”則悲苦味濃。
楊基(1326~1378)元末明初詩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樂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吳中(今浙江湖州),“吳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張士誠幕府,為丞相府記室,后辭去。明初為滎陽知縣,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讒奪官,罰服勞役。死于工所。楊基詩風(fēng)清俊纖巧,其中五言律詩《岳陽樓》境界開闊,時人稱楊基為“五言射雕手”。少時曾著《論鑒》十萬余言。又于楊維楨席上賦《鐵笛》詩,當(dāng)時維楨已成名流,對楊基倍加稱賞:“吾意詩境荒矣,今當(dāng)讓子一頭地。”楊基與高啟、張羽、徐賁為詩友,時人稱為“吳中四杰”。 ...
楊基。 楊基(1326~1378)元末明初詩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樂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吳中(今浙江湖州),“吳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張士誠幕府,為丞相府記室,后辭去。明初為滎陽知縣,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讒奪官,罰服勞役。死于工所。楊基詩風(fēng)清俊纖巧,其中五言律詩《岳陽樓》境界開闊,時人稱楊基為“五言射雕手”。少時曾著《論鑒》十萬余言。又于楊維楨席上賦《鐵笛》詩,當(dāng)時維楨已成名流,對楊基倍加稱賞:“吾意詩境荒矣,今當(dāng)讓子一頭地。”楊基與高啟、張羽、徐賁為詩友,時人稱為“吳中四杰”。
題李太白像。明代。陳子升。 詞林鳥歸鳳,千載想斯人。恩向汾陽重,情連云夢親。少陵非匹敵,小謝契精神。甚矣吾衰也,時無賀季真。空然對遺像,文采映千春。
和家字韻呈同社諸公。宋代。廖行之。 平生四海魯東家,貌敬誰能禮有加。試問離歌談狗曲,何如艷曲唱山茶。廣平似鐵詩猶好,河內(nèi)聞箴喜更夸。惟有謫仙堪痛飲,世間佳處樂無涯。
厭住盧家白玉堂,琳宮瀟灑占年芳。光生琪樹風(fēng)霜古,影占銀潢月露涼。
物外根株本仙種,世間紅紫避嚴(yán)妝。遨頭詞伯今何遜,一笑詩成字字香。
上清宮梅同座主閒閒公賦。金朝。李獻(xiàn)能。 厭住盧家白玉堂,琳宮瀟灑占年芳。光生琪樹風(fēng)霜古,影占銀潢月露涼。物外根株本仙種,世間紅紫避嚴(yán)妝。遨頭詞伯今何遜,一笑詩成字字香。
寄題武陵柳氏所居二首其二康樂樓。宋代。蘇轍。 邑居欲盡溪山好,不作層樓無奈何。巖谷滿前收蠟屐,漪漣極目卷漁蓑。安心已得安身法,樂土偏令樂事多。千里筠陽猶靜治,還家一笑定無他。
春郊書事。。區(qū)越。 暮叩禪門僧落落,早行江北路漫漫。草根已茁靈坤暖,霜雪猶鋪曠野寒。年事又隨忙里過,此心那得靜中安。龍溪一曲春堪老,南望歸心已萬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