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問梅花何處好,與君藉草攜壺。西園清夜片塵無。一天云破碎,兩樹玉扶疏。
誰擫昭華吹古調,散花便滿衣裾。只疑幽夢在清都。星稀河影轉,霜重月華孤。
臨江仙·試問梅花何處好。宋代。張孝祥。 試問梅花何處好,與君藉草攜壺。西園清夜片塵無。一天云破碎,兩樹玉扶疏。誰擫昭華吹古調,散花便滿衣裾。只疑幽夢在清都。星稀河影轉,霜重月華孤。
此詞借賞梅抒寫愛國情懷。上片寫月夜對酒賞梅,是實景。下片寫忽聽《梅花落》,不禁夢繞清都,是虛景。張孝祥詞以雄奇奔放稱,風格近蘇軾。但此詞卻清幽含蓄,雖婉約名家亦不能過;而寄意收復中原,情真調高。
張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國,號于湖居士,漢族,簡州(今屬四川)人,生于明州鄞縣。宋朝詞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詞》1卷。其才思敏捷,詞豪放爽朗,風格與蘇軾相近,孝祥“嘗慕東坡,每作為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 ...
張孝祥。 張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國,號于湖居士,漢族,簡州(今屬四川)人,生于明州鄞縣。宋朝詞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詞》1卷。其才思敏捷,詞豪放爽朗,風格與蘇軾相近,孝祥“嘗慕東坡,每作為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
贈星士陳光大。元代。陳高。 底用里糧去遠游,只將奇術動公侯。京都春色濃如酒,三月鶯花滿御溝。
虞美人 冬夜聽雨。清代。沈善寶。 打窗落葉聲蕭瑟。寒氣燈前逼。病來詩思已無聊。添得這般情景、助魂銷。霜鴻陣陣飛何急。豈有愁難說。一番疏雨一番風。知否有人憔悴、小樓中。
故刑部尚書萬安劉公夫人哀挽 其六。明代。程敏政。 落日秋山起白云,森森松檜擁高墳。賢名百世應難滅,中有天家諭祭文。
田園樂七首 其六。明代。薛蕙。 掃石旋鋪琴席,臨流試泛酒卮。山水依依可戀,風塵擾擾何為。
又次韻答之十首 其九。。釋德洪。 我亦從來徹骨貧,誰知遍界不藏身。住山鈯斧勞收取,不是青源眾獸麟。
送高繼伯分教湖之德清。宋代。連文鳳。 此時不忍抱遺材,欲把文章扇冷灰。見說讀書堂尚在,瓣香寄與謁東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