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婦吟。宋代。謝枋得。 子規(guī)啼徹四更時,起視蠶稠怕葉稀。不信樓頭楊柳月,玉人歌舞未曾歸。
杜鵑鳥于四更時分啼徹窗外,喚醒養(yǎng)蠶婦人起身關照蠶寶寶們,擔心著這幾天桑葉不夠影響了蠶寶寶吐絲結(jié)繭。
歌舞樓臺之聲竟遠遠傳來,難道深夜了高樓歡宴的歌女們還沒有歸來入睡?
吟:詩體的名稱。
子規(guī):杜鵑鳥的別稱。
稠(chóu):多而密。
玉人:指歌女舞女。
這首詩描寫了“蠶婦”和“玉人”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借富貴人家的女人歌舞徹夜不歸,來反襯蠶婦生活之辛苦。杜鵑啼叫到還只是四更天的時候,蠶婦不得不起來察視養(yǎng)的蠶是否吃的桑葉稀少了,以免影響到蠶繭的產(chǎn)量。蠶婦日以繼夜辛苦地勞作,對她來說,那些“玉人”夜深達旦地歌舞供貴人娛樂,直到樓頭明月已經(jīng)西沉,掛在柳梢枝頭的時候還沒有回來,簡直是不可思議的。
這首詩用以表達蠶婦之辛苦,將玉人和蠶婦置于同一時間內(nèi),因身份不同而苦樂不均的情況。但評論亦認為和歌女對比起不到辛辣諷刺之效果,玉人歌舞并非自己縱情享樂,亦為身不由己。
同樣寫蠶婦,北宋張俞的寫法更為一針見血: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yǎng)蠶人。此詩矛頭堪稱“穩(wěn)、準、狠”,直接對準不勞而獲之人,因而也流傳更廣。
謝枋得(1226~1289年):南宋進士,江西信州弋陽人,字君直,號疊山,別號依齋,擔任六部侍郎,聰明過人,文章奇絕;學通“六經(jīng)”,淹貫百家,帶領義軍在江東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國,作品收錄在《疊山集》。 ...
謝枋得。 謝枋得(1226~1289年):南宋進士,江西信州弋陽人,字君直,號疊山,別號依齋,擔任六部侍郎,聰明過人,文章奇絕;學通“六經(jīng)”,淹貫百家,帶領義軍在江東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國,作品收錄在《疊山集》。
聞君八法擅臨池,擪押工夫世少知。學者伏膺虞秘監(jiān),時賢求范永禪師。
流傳異日須懸?guī)?,交質(zhì)何人敢對棋。斂手姜芽柳家樣,解嘲幾困老劉詩。
再和三篇 其二。宋代。蘇頌。 聞君八法擅臨池,擪押工夫世少知。學者伏膺虞秘監(jiān),時賢求范永禪師。流傳異日須懸?guī)?,交質(zhì)何人敢對棋。斂手姜芽柳家樣,解嘲幾困老劉詩。
蝶戀花·盡道今年春較早。宋代。韓淲。 盡道今年春較早。梅與人情,覺得梅偏好。一樹南豅香未老。春風已自生芳草。來自城中猶帶曉。行到君家,細雨吹池沼。悵望沙坑須會到。玉溪此意年時少。
夜坐舟中偶成。宋代。孔平仲。 臲卼扁舟抱寒水,逍遙野客坐孤蓬。一天星月清吟外,萬里江山極望中。遁跡未能離草莽,機心唯欲破羌戎。此心未遂難為語,負劍長吁氣滿空。
和祖擇之學士袁州慶豐堂十詠 其七。清代。陳詵。 洗竹遙山出,流泉到曲池??蓱z波萬頃,黽勉對淪漪。
鵲橋仙 七夕雨。明代。俞彥。 珠蕊初翻,銀河乍滿,風浪其間慣歷。須信來宵憶此宵,總迢遞、應強寥寂。無賴封姨,多情烏鵲,畢竟佳期還覓。別離歲歲一般情,又何用、常年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