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m4sos"><tbody id="m4sos"></tbody></fieldset><fieldset id="m4sos"><tr id="m4sos"></tr></fieldset>
    <samp id="m4sos"></samp>
  • <bdo id="m4sos"><pre id="m4sos"></pre></bdo>
  • <center id="m4sos"></center>

    九日登望仙臺呈劉明府容

    九日登望仙臺呈劉明府容朗讀

    漢文皇帝有高臺,此日登臨曙色開。

    三晉云山皆北向,二陵風雨自東來。

    關門令尹誰能識,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韻譯

    漢文皇帝修建高高的望仙臺,今日登臨時天邊曙色剛散開。

    三晉的重重云山全向著北方,崤山二陵的風雨從東邊飄來。

    像關門令尹誰能夠認識清楚,仙翁河上公一去便不再返回。

    遠求神仙不如就近尋彭澤宰,一起暢飲共為重陽菊花干杯。

    散譯

    漢文帝在這里筑了一座高臺,今天我來到臺上時,太陽才剛出來。

    三晉一帶,山嶺都向北蜿蜒而去;崤山二陵那里的風雨,都從東方襲來。

    函谷關尹子潛修有道,又有誰知道呢?河上仙翁不肯留下,一去不回。

    既然仙人難見,姑且就近找找陶淵明吧,讓我們共飲菊花酒,喝他個酩配大醉。

    注釋

    九日:指農歷九月九日重陽節。望仙臺:據說漢河上公授漢文帝《老子章句》四篇而去,后來文帝筑臺以望河上公,臺即望仙臺,在今河南陜縣西南。劉明府容:名容,生平不詳。明府,唐代對縣令的尊稱。

    高臺:指望仙臺。

    曙色開:朝日初出、陽光四照的樣子。

    三晉:指古晉國,春秋末韓、魏、趙三家分晉,故有此稱。在今山西、河南一帶。北向:形容山勢向北偏去。

    二陵:指崤山南北的二陵,在今河南洛寧、陜縣附近。據《左傳》載,崤山南陵是夏帝皋的陵墓,北陵是周文王避風雨的地方。東:一作“西”。

    關:函谷關。令尹:守函谷關的官員尹喜,相傳他忽見紫氣東來,知有圣人至。不一會果然老子騎青牛過關。尹喜留下老子,于是老子寫《道德經》一書。尹喜后隨老子而去。誰能識:誰還能遇到關門令尹呢?

    河上仙翁:即河上公,漢文帝時人,傳說其后羽化成仙。

    彭澤宰:晉陶淵明曾為彭澤令。淵明嗜酒而愛菊。有一次重陽節無酒喝,久坐于菊叢中,剛好王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后而歸。這里暗用其“九日”事。彭澤宰借指劉明府。

    陶然:歡樂酣暢的樣子。共醉:一作“一醉”。菊花杯:意謂對菊舉杯飲酒。

    參考資料:

    1、李星.唐詩三百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157-158

    2、江龍.唐詩三百首鑒賞辭典:江西教育出版社,2012:502-503

    九日登望仙臺呈劉明府容創作背景

      這首詩具體創作年代已無法考證。某個重陽節,作者同友人劉明府容同登望仙臺,作者欣賞著那壯美得風景,不禁浮想聯翩,于是寫下此詩,向友人寄出愿與之陶然共醉的愿望。

    參考資料:

    1、任犀然.唐詩三百首:華文出版社,2009:116

      這是一首登臨兼應酬的七律。崔曙只有這一首七律,但卻是名作,可見詩貴精不貴多。詩人重陽節登臨仙臺,描寫了仙臺雄偉壯麗的景色,指出就近邀友暢飲要比尋訪神仙暢快舒適。這首詩寫景氣勢雄渾,酣暢淋漓,轉承流暢自然。

      此詩主題表達富貴榮華轉瞬即逝,奔波仕途徒勞無功,不如歸隱。全詩圍繞時、地、人三點展開。詩題已點明了這三點,即重陽節為登高之時,望仙臺為登高之地,登高之俗又與神仙傳說有關,劉明府容為詩人的投贈對象。

      首聯言事。作者登臺憑高望遠,看到朝陽,心情頓覺開朗。頷聯字面寫四季變換,“云山皆北向”,是夏天;“風雨自東來”是春天。從漢文帝修筑此臺到作者登臺時,經歷了近千個春夏秋冬。戰國時的三晉,經過秦漢、魏晉、北朝,幾經分合,此時成了一統天下的一個部分。漢代的皇帝,當時多么顯赫,而此刻只能在二陵中,任憑風雨侵襲了。實際上是感嘆;歷史變遷,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頸聯繼續抒發歷史感慨:望仙臺所在地的地方長官,經過多次改朝換代,難以記住他們一個個的名字。當年磻溪垂釣、后來被周文王聘請為宰相的姜尚,也早死了多年,再也不能回來了。真有“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的感慨。尾聯言志。有了前面的鋪墊,既然功名利祿都是過眼云煙,那么就不必拼命走仕途了。不如沿著陶淵明的道路,采菊東籬下,飲酒自娛。

      這首詩前面寫“九日登望仙臺”所見,結尾表達“呈劉明府容”之意,將一首應酬詩寫得有聲有色、不落俗套;語氣上轉承自然,一氣呵成。全詩融寫景、懷古、抒情于一爐,透露出一股濃濃的隱逸氣息,這與詩人曾隱居讀書于太室山等生活經歷是分不開的。

      此詩格律為平起式首句入韻格,韻合十灰。中二聯對仗半工,風雨對云山,河上對關門,都不很工。對仗微有不工,可見靈活,不拘泥,唐詩多如此。

    崔曙

    崔曙(約704-739),河南登封人,開元二十三年第一名進士,但只做過河南尉一類的小官。曾隱居河南嵩山。以《試明堂火珠》詩得名。其詩多寫景摹物,同時寄寓鄉愁友思。詞句對仗工整,辭氣多悲。代表作有《早發交崖山還太室作》、《奉試明堂火珠》、《途中曉發》、《緱(音gou溝)山廟》、《登水門樓,見亡友張貞期題望黃河詩,因以感興》、《對雨送鄭陵》等。其詩中“天凈光難滅,云生望欲無”、“澗水流年月,山云變古今”、“旅望因高盡,鄉心遇物悲”、“流落年將晚,悲涼物已秋”等都是極佳的對句。詩一卷(全唐詩上卷第一百五十五)。 ...

    崔曙朗讀
    ()

    猜你喜歡

    田居半遺世,鵝鴨自成群。偶識成知己,時來喚采芹。

    村頭歸野鶴,山角響孤云。薄醉渾難覺,悠然戴夕曛。

    ()

    窈窕一佳人,鉛華世絕倫。花因解語艷,山入畫眉顰。

    寶髻隨時廣,羅衣逐態新。坐令幽谷里,無夜不生春。

    ()
    玄燁

    山徑紆徐合,溪聲到處聞。竹深陰戛日,木古勢干云。

    倚檻聽啼鳥,攀崖采異芬。韶華春已半,萬物各欣欣。

    ()

    函端舍利發,知爾不成空。老眼粗能辨,僧翻未易終。

    真文玄奘熟,梵字苑咸工。大類群龍藏,收來一缽中。

    ()

    顏顏白發人,窄窄黃茅屋。田園不愿多,衣食聊自足。

    狂來溪上行,長歌飲溪綠。家藏一束書,懶教兒孫讀。

    ()

    殘雪空庭漫掃除,滿堂淑氣晝晴初。天開壽域迎春蚤,人在康衢擊壤馀。

    老去蒹葭真倚玉,朝來青鳥忽傳書。樗材卻愧靈椿祝,手把郵筒捲復舒。

    ()
    韩国免费A级毛片久久| 久久有码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7| 久久精品国产秦先生| 国产亚州精品女人久久久久久| 武侠古典久久婷婷狼人伊人| 欧美丰满熟妇BBB久久久| 88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精品999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综合伊人77777|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a|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亜洲毛片 |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久|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 九九久久精品无码专区|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色戒| 久久伊人色|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版| 亚洲国产视频久久|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 日韩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 久久久久99这里有精品10|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久久综合|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 久久精品国产国产精品四凭| 日本三级久久网| 9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热| 久久亚洲精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男包|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妇女99|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蜜桃|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网站| 国产91久久综合|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乱亚洲乱淫久久| 久久精品亚洲乱码伦伦中文 |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二三区| 国产欧美久久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