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m4sos"><tbody id="m4sos"></tbody></fieldset><fieldset id="m4sos"><tr id="m4sos"></tr></fieldset>
    <samp id="m4sos"></samp>
  • <bdo id="m4sos"><pre id="m4sos"></pre></bdo>
  • <center id="m4sos"></center>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朗讀

    譯文

    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一線長江,向邈遠的天際奔流。

    注釋

    黃鶴樓:中國著名的名勝古跡,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的黃鵠磯上,屬于長江下游地帶,傳說三國時期的費祎于此登仙乘黃鶴而去,故稱黃鶴樓。原樓已毀,現存樓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達。廣陵:即揚州。

    故人:老朋友,這里指孟浩然。其年齡比李白大,在詩壇上享有盛名。李白對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稱之為“故人”。辭:辭別。

    煙花:形容柳絮如煙、鮮花似錦的春天景物,指艷麗的春景。下:順流向下而行。

    碧空盡:消失在碧藍的天際。盡:盡頭,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

    唯見:只看見。天際流:流向天邊 天際:天邊,天邊的盡頭。

    參考資料:

    1、張國舉.唐詩精華注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136-137

    2、于海娣 等.唐詩鑒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117-118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創作背景

      寓居安陸期間,李白結識了長他十二歲的孟浩然,兩人很快成了摯友。開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廣陵(今江蘇揚州),約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漢市武昌區)相會。幾天后,孟浩然乘船東下,李白親自送到江邊。送別時寫下了這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參考資料:

    1、熊禮匯 .李白詩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2005年5月 :16-17 .

    2、裴斐 .李白詩歌賞析集 .成都 :巴蜀書社 ,1988年2月版 :第400頁 .

      這首送別詩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調。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種少年剛腸的離別,也不同于王維《渭城曲》那種深情體貼的離別。這首詩,表現的是一種充滿詩意的離別。其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是兩位風流瀟灑的詩人的離別,還因為這次離別跟一個繁華的時代、繁華的季節、繁華的地區相聯系,在愉快的分手中還帶著詩人李白的向往,這就使得這次離別有著無比的詩意。

      李白與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剛出四川不久,正當年輕快意的時候,他眼里的世界,還幾乎像黃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歲的孟浩然,這時已經詩名滿天下。他給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間,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贈孟浩然》詩中說:“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這次離別正是開元盛世,太平而又繁榮,季節是煙花三月、春意最濃的時候,從黃鶴樓順著長江而下,這一路都是繁花似錦。李白是那樣一個浪漫、愛好游覽的人,所以這次離別完全是在很濃郁的暢想曲和抒情詩的氣氛里進行的。李白心里沒有什么憂傷和不愉快,相反地認為孟浩然這趟旅行快樂得很,他向往揚州地區,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邊送別,一邊心也就跟著飛翔,胸中有無窮的詩意隨著江水蕩漾。在一片美景之中送別友人,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美景令人悅目,送別卻令人傷懷,以景見情,含蓄深厚,有如弦外之音,達到使人神往,低徊遐想的藝術效果。

      “故人西辭黃鶴樓”,這一句不光是為了點題,更因為黃鶴樓是天下名勝,可能是兩位詩人經常流連聚會之所。因此一提到黃鶴樓,就帶出種種與此處有關的富于詩意的生活內容。而黃鶴樓本身,又是傳說仙人飛上天空去的地方,這和李白心目中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廣陵,又構成一種聯想,增加了那種愉快的、暢想曲的氣氛。

      “煙花三月下揚州”,在“三月”上加“煙花”二字,把送別環境中那種詩的氣氛涂抹得尤為濃郁。煙花,指煙霧迷蒙,繁花似錦。給讀者的感覺絕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盡、看不透的大片陽春煙景。三月是煙花之時,而開元時代繁華的長江下游,又正是煙花之地。“煙花三月”,不僅再現了那暮春時節、繁華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時代氣氛。此句意境優美,文字綺麗,清人孫洙譽為“千古麗句”。李白渴望去揚州之情溢于言表。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詩的后兩句看起來似乎是寫景,但在寫景中包含著一個充滿詩意的細節。“孤帆遠影碧空盡”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經揚帆而去,而他還在江邊目送遠去的風帆。李白的目光望著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漸模糊,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可見目送時間之長。帆影已經消逝了,然而李白還在翹首凝望,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蕩蕩地流向遠遠的水天交接之處。

      “唯見長江天際流”,是眼前景象,又不單純是寫景。李白對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正體現在這富有詩意的神馳目注之中。詩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滾滾東去的一江春水。總之,這一場極富詩意的、兩位風流瀟灑的詩人的離別,對李白來說,又是帶著一片向往之情的離別,被詩人用絢爛的陽春三月的景色,將放舟長江的寬闊畫面,將目送孤帆遠影的細節,極為傳神地表現出來。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李白朗讀
    ()

    猜你喜歡

    朔風號海甸,十月雪漫漫。畫戟攢云暗,鐵馬蹴冰寒。

    但顧主恩重,寧論北伐難。漢宮抵疏勒,敵騎凈皋蘭。

    ()

    新營丹室鐵泉山,千樹梅花不共攀。

    夜夜京華成短夢,白云紅葉屋三間。

    ()
    陳?

    何年搆此山之東,百杯相對山花紅。桐山居士老解飲,何當置我新樓中。

    ()

    談心握手細論交,沖雨何妨曉出郊。空谷有緣頻倒屣,草堂無徑欲誅茅。

    且憑尊酒攢幽思,未暇炎涼與世嘲。此別思君無個事,山門惟許一僧敲。

    ()

    嘉瑞真成一旦逢,寄箋天下托鵬風。分無侑坐歌眉綠,但有挑蔬凍指紅。

    畫史莫傳飛舞勢,詩人俱盡琢磨工。此間不見乾坤妙,妙在竹扉山崦中。

    ()

    瓜熟已除架,莧乾無復蔬。何當灌園罷,又是筑場初。

    晴日遲收稻,中田早結廬。自來勤動慣,不敢廢耕鋤。

    ()
    久久99国产精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蜜臀| 色天使久久综合网天天 | 囯产极品美女高潮无套久久久| yy6080久久| av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小草|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守人婷|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字幕久久久|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 久久精品青青草原伊人|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 欧美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 | 久久AV高清无码|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三级午夜电影| 色老头网站久久网| 久久99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 国产ww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夜夜|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riav|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麻豆|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国产 | 久久影院午夜理论片无码 |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东京热 |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高清观看| 久久A级毛片免费观看| 精品国际久久久久999波多野|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 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 |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大杳蕉| 欧美精品丝袜久久久中文字幕 |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