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憶長安爛熳開,我今移爾滿庭栽。
紅蘭莫笑青青色,曾向龍山泛酒來。
庭前菊。唐代。韋莊。 為憶長安爛熳開,我今移爾滿庭栽。紅蘭莫笑青青色,曾向龍山泛酒來。
這首詠菊詩所吟詠的并不是開放的花朵,而是生長之中的菊花。詩人借此以表達思鄉(xiāng)之情。詩人以面對菊花的擬人口吻說道:“為了追憶長安遍處開放的勝景,我把你們(指菊花)移植過來,載滿了庭院。”韋莊是長安人,曾漂泊過很多地方,詩詞中常表現(xiàn)出思鄉(xiāng)之念。唐代長安城中,菊花栽種得非常普遍。黃巢詩云:“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雖非實寫,但也是一種間接的反映。后兩句“紅蘭莫笑青青色,曾向龍山泛酒來”,也是以擬人的口吻,轉(zhuǎn)而對旁邊的蘭花說道:“不要笑話菊花現(xiàn)在青青的顏色,她們將會在秋天的登高歡會中開放,成為隱逸高潔之趣的象征。”可以看出,此詩實際有兩重主題,一是思鄉(xiāng),一是羨慕菊花的高潔不俗。
韋莊。 韋莊(約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國陜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詩人韋應(yīng)物的四代孫,唐朝花間派詞人,詞風清麗,有《浣花詞》流傳。曾任前蜀宰相,謚文靖。
雨水過后作。。熊東遨。 昨夜馀寒斂,春開雨水門。露生芳草苑,人約板橋村。待雪前因失,尋梅舊跡存。孤燈坐侵曉,不覺上朝暾。
老犍坡。清代。沈溎。 山徑崔嵬不易行,扶搖直上午風輕。鞏關(guān)西望河千里,一抹煙云絕頂生。
塞上二首 其一。。肅靖王。 天山青控戍樓中,畫角嗚嗚咽晚空。沙磧雨頹逢箭鏃,戰(zhàn)場風急轉(zhuǎn)河蓬。李陵望國臺猶在,蔡琰悲笳怨未窮。獵騎遙遙入霜霧,鸊鵜泉外夕陽紅。
首尾吟 其四十九。宋代。邵雍。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會計時。進退云山為主判,陶镕水竹是兼司。鶯花舊管三千首,風月初收二百題。歲暮又須行考課,堯夫非是愛吟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