擲柳遷喬太有情,交交時作弄機聲。
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工夫織得成。
鶯梭。宋代。劉克莊。 擲柳遷喬太有情,交交時作弄機聲。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工夫織得成。
春天,黃鶯飛鳴迅速,穿梭于園林之間,時而在柳樹上,時而在喬木上,似乎對林間的一切都有著深厚的情感。黃鶯的啼叫聲就像踏動織布機時發(fā)出的聲音一般。
洛陽三月,百花爭奇斗艷,競相開放,猶如錦繡。你看那些辛勤的黃鶯正忙碌于園林之中,正是它們,費了多么大的工夫,才織成如此壯麗迷人的春色啊!
擲柳:從柳枝上投擲下來,這里形容黃鶯在柳枝間飛下時輕捷的樣子。遷喬:遷移到高大的喬木上。這里形容黃鶯往上飛時輕快的樣子。
交交:形容黃鶯的鳴叫聲。弄機聲:開動織布機發(fā)出的響聲。
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花如錦:花開得像錦繡一樣美麗。
織得成:織得出來,織得完。
這首詩描寫了農(nóng)歷三月期間,洛陽花開似錦的美好春光。詩的大意說:黃鶯在柳林里像穿梭般地飛上飛下,穿來穿去,對春光有無限情意;不時地發(fā)出“交交”的鳴叫聲,這聲音又好像開動織布機時的響聲。農(nóng)歷三月季節(jié),洛陽的花兒萬紫千紅,開得如同錦繡一般美麗,這些彩錦不知得用多少功夫才能織得出來。
這是一首描寫春天的作品。全詩中沒有一個春字,而洛陽春天錦繡一樣的美麗景色卻躍然紙上。詩在這里選取了鶯鳥和柳樹兩種素材。鳥兒在絲絲的柳絳中飛舞,讓人很容易得想起絲線織成的繡品,而嘈雜的鳥鳴聲也好像機器的聲音,因此和鶯梭這個題目很貼切。后一句有點同情下層勞動人民的意思,洛陽那么大,鶯鳥竟然將它裝點得五彩斑斕,那要飛得非常久,花非常多的功夫。而三月的洛陽也是因為有手工業(yè)者辛勤勞動才使人們能衣著亮麗,使三月的洛陽真正艷麗似錦繡的。
黃鶯在這里是被贊美的,它的勤勞換來了洛陽的美麗,而這里面如果沒有春天的力量,鳥兒固然不會飛來編織錦繡,柳樹的枝條也沒有翠綠的顏色,織起來也就不會那么艷麗了。所以贊美黃鶯其實就是在贊美春天的勃勃生機,贊美春天帶來了萬物的欣欣向榮。詩人心中對春天的崇敬之情,通過“多少功夫織得成”來表達,一句感嘆將情緒宣泄了出來,和前面的詩句相輔相成,渾然一體。
這首詩善于用明暗的比喻。把柳鶯的飛下飛上喻為鶯梭,把它的“交交”鳴叫聲喻作機聲,把洛陽盛開的花兒喻作錦繡,這些比喻形象、生動、傳神。在古代寫景詠物的小詩中,這也是很有名的一首。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chuàng)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
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chuàng)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雨中過韶州。明代。朱綝。 船下韶瀧日欲晡,四山云起景模糊。沙鷗沖雨頻來去,汀樹迷煙半有無。作客又驚三月暮,思家其柰一身孤。愁懷浩浩渾如醉,獨倚篷窗聽鷓鴣。
開河待閘苦熱。明代。陸深。 長江無六月,此語為誰傳。筠簟紗廚里,何人不可憐。我家本在三江上,竹樹成行更森爽。畫閣含風蘸水開,仙槎到海隨潮長。波搖云夢通具區(qū),地接蓬萊與方丈。何似黃塵千尺高,脫巾群飲總稱豪。銀床玉井無由覓,赤腳層冰何處逃。徒聞東郡泉千派,不濟南湖水一篙。臨流欲渡還晞發(fā),待看西巖吐新月。萬貫誰纏鶴背輕,一蓬自笑鳩巢拙。人間合有清涼方,半捲湘簾坐超忽。君不見陶潛釀秫,兩疏賜金。罹此毒熱,聽我吳吟。
癖性。宋代。釋文珦。 癖性唯耽靜,溪山占一坳。小橋橫獨水,矮屋蓋重茅??簿铛杳荜幗?。閒門終日掩,不許俗人敲。
經(jīng)桃花夫人廟。唐代。施肩吾。 誰能枉駕入荒榛,隨例形相土木身。不及連山種桃樹,花開猶得識夫人。
贈張長史時言 其一。。嚴嵩。 魯衛(wèi)親藩大,衡廬楚道長。除書登國傅,歸棹指江□。仙醞濃堪致,家音近易將。河間今禮樂,陪從有□□。
長安肆中有擁書甚富而秘不示人詩以異之。明代。凌義渠。 古香拂拂手摩挲,為惜牟珠剩幾多。憑仗血誠通姓字,一編高擁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