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邊新種七株梅,欲到花時點檢來。
莫怕長洲桃李妒,今年好為使君開。
酬劉和州戲贈。唐代。白居易。 池邊新種七株梅,欲到花時點檢來。莫怕長洲桃李妒,今年好為使君開。
花池邊剛栽了七棵梅樹,想到開花時我再來查點。
不要怕長洲的桃李嫉妒,今年你要好好為我吐艷。
劉和州:即劉禹錫。
點檢:即檢點、查點的意思。
長洲:古苑名。在今江蘇蘇州市西南,太湖北。
使君:詩人自謂。漢以后對州郡長官尊稱使君。
這首詠梅詩寫于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年)詩人任蘇州刺史之時,是贈與劉禹錫之作。當時朝政腐敗,詩人在朝屢遭壓抑,內心十分痛苦。這首詩或多或少是其內心寫照。
參考資料:
1、謝思煒.白居易詩選:中華書局,2005:178-179
全詩模仿《離騷》詩意,寫作者在池邊種下七株梅樹。屈原在《離騷》中有“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冀枝葉之峻茂兮,愿俟時乎吾將刈”的句子,以大量種植香草喻培育各種人才。敗居易在此詩中借親手栽梅亦含有希望進步力量出來挽救時局之意。他要到開花的時節來查看這七棵梅樹,詩人是非常希望梅花能完好無損地成長的。
這首詩通過栽梅一事,表達了詩人良好的愿望。開頭一句“池邊新種七株梅”,點明栽梅的地點和棵數。“新”,緊扣題目(一題《新栽梅》)。第二句“欲到花時點檢來”,寫詩人的打算。關于“點檢”,無疑是“點檢”梅樹生長的情況,梅花盛開的情景,梅花艷麗的程度,當然,“點檢”包含著觀賞的內容。
白居易在蘇州刺史任上,為著替皇帝揀選貢桔,曾在此游覽。長洲苑桃李芬芳,爭奇斗妍,它表面艷麗卻義易:于凋零,此刻似乎懷著對梅花的嫉妒心理。詩以桃李喻小人。在三、四兩句中,詩人明確表態:他要自己親手種植的梅花盛開,而不要擔心桃李嫉妒。拿梅花束和桃李作對比,明確表示出詩人的愛憎態度,此中深意,只有對梅花的高潔品性有充分了解的詩人,才能體會出來。
這首詩寫得通俗曉暢,風格平淡。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晚步張鞏田間。元代。麻革。 地入荒蕪過客稀,村深門巷暮山圍。悠悠獨鳥穿云下,策策寒烏掠日飛。人事百年梧葉老,秋風萬里稻花肥。兵塵河朔迷歸路,惆悵平沙送夕暉。
康園秋興八首 其六。。張海鷗。 丹楓無意鬧春頭,總趁霜華染素秋。裝點山川增氣象,充盈黌舍慰鄉愁。何人可解飄零意,幾處能盟澹蕩鷗。煙雨樓頭人獨立,憑欄細認越王州。
次水心先生雁山韻。。釋元肇。 方壺圓嶠神仙經,遠不可到虛其名。東嘉自古山水郡,往往俗駕回山靈。了知天地不終惜,雁蕩殿出集大成。輞川無人王宰死,五日十日徒勞形。有生莫厭行犖確,四十九折重盤縈。珠璣亂撒龍斗富,樓殿巧著僧爭清。巔崖咫尺分陰晴,幽壑噫欠生雷霆。新詩彈壓得二妙,厖眉雪頂交歡迎。煮茶夜坐發深省,古澗旋汲銅花青。老子于此興不淺,落紅千點春無情。
壽太師 其一。宋代。吳順之。 堯舜垂衣明日月,皋夔論道際風云。須知天地生成德,間世真儒輔圣君。
同周車駕邵憲副宴馬大參舊署。明代。黎崇敕。 南旺山河是舊游,相逢何幸此登樓。孤臺遠帶千峰色,一水中分兩地流。石畔葵榴侵客袂,門前楊柳系仙舟。明朝又趁南池勝,李杜遺文好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