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下流過清清的小溪,古樹和茅草的房檐平齊。
這里沒有世俗的熱鬧喧囂,不時有水鳥兒嘎嘎地鳴啼。
俯:向下。
古木:年代久遠的樹木。
紅塵:指世俗社會。
飄:一作“飛”。
水禽:水鳥。
裴度曾任宰相,并以平淮、蔡功高封晉國公,位高爵顯,致招嫉妒。數起數罷,最終留守洛陽。他激流勇退,轉親丘壑。《溪居》這首詩是作者晚年居于寓所,感于生活與經歷所作
參考資料:
1、陳伯海 主編.唐詩匯評: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1592-1593
首句“門徑俯清溪”,是寫別墅的大環境:門前有路徑相通,門外有清流一道。這是極為幽雅的去處。有路,則幽人自往來;有溪,則可以濯吾纓。句中一個“俯’’字,充滿動態感,表現出居舍與清溪的距離和高下。
第二句“茅檐古木齊”,是寫別墅的小環境;茅屋為舍。古樹參天。這是極為簡樸高潔的去處。茅屋,則絕無世俗的銅臭;古木,則可滲透人世的滄桑。句中一個“齊”字,極寫茅檐處境之高雅幽靜。
第三句“紅塵飄不到”,實中帶虛,既寫出了別墅遠絕塵囂的妙境,也隱含著詩人飄然出世的逸情。作者從激烈的政治斗爭漩渦中脫身出來,休憩在這絕塵脫俗的所在,感到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的輕松與解脫。生理上,耳目所及,皆山光水色,濤聲松韻;心理上,不必再思考進退得失,也不必再提防暗箭明槍。詩人對這種情況,充滿了自慰與自豪。
末句“時有水禽啼”是寫實。在這人跡罕至的地方,眾生自在,人鳥同樂,不時傳來水禽安然的啼聲。只寫其“啼”,未狀其貌,大約是遠在門外溪中之故。而“時有”二字。說明啼聲不斷,此起彼落,使得這幽僻的所在不致凄冷,而是充滿生氣。
這首詩用欣賞的口吻描繪自己鄉間別墅的幽雅環境。詩寫得清淡脫俗,格調超逸高古,不事雕琢而神韻自佳。南朝詩人謝靈運的“池塘生春草”歷來受到人們的稱道,以為天然妙句。裴度“時有水禽啼”之句,似亦盡得其妙。
晉國文忠公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字中立,漢族,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東北)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學家。裴度出身河東裴氏的東眷裴氏,為德宗貞元五年(789年)進士。憲宗時累遷司封員外郎、中書舍人、御史中丞,支持憲宗削藩。裴度在文學上主張“不詭其詞而詞自麗,不異其理而理自新”,反對古文寫作上追求奇詭。他對文士多所提掖,時人莫不敬重。晚年留守東都時,與白居易、劉禹錫等借吟詩、飲酒、彈琴、書法以自娛自樂,為洛陽文事活動的中心人物。有文集二卷,《全唐文》及《全唐詩》等錄其詩文。 ...
裴度。 晉國文忠公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字中立,漢族,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東北)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學家。裴度出身河東裴氏的東眷裴氏,為德宗貞元五年(789年)進士。憲宗時累遷司封員外郎、中書舍人、御史中丞,支持憲宗削藩。裴度在文學上主張“不詭其詞而詞自麗,不異其理而理自新”,反對古文寫作上追求奇詭。他對文士多所提掖,時人莫不敬重。晚年留守東都時,與白居易、劉禹錫等借吟詩、飲酒、彈琴、書法以自娛自樂,為洛陽文事活動的中心人物。有文集二卷,《全唐文》及《全唐詩》等錄其詩文。
潘稼堂先生見留草堂 其一。清代。吳銘道。 耆舊已遼落,床前拜德公。人余柱下史,身是魯靈宮。杞宋文何在,齊梁運易終。吾猶及型典,信見剖鴻濛。
子昂逸馬圖。元代。袁桷。 神駿飄飄得自閒,天池飛躍下塵寰。青絲絡首誰收得,留與春風十二閑。
被西風吹不斷新愁。吾歸欲安歸。望秦云蒼憺,蜀山渺渀,楚澤平漪。鴻雁依人正急,不奈稻粱稀。獨立蒼茫外,數遍群飛。多少曹苻氣勢,只數舟燥葦,一局枯棋。更元顏何事,花玉困重圍。算眼前、未知誰恃,恃蒼天、終古限華夷。還須念,人謀如舊,天意難知。
八聲甘州·被西風吹不斷新愁。宋代。魏了翁。 被西風吹不斷新愁。吾歸欲安歸。望秦云蒼憺,蜀山渺渀,楚澤平漪。鴻雁依人正急,不奈稻粱稀。獨立蒼茫外,數遍群飛。多少曹苻氣勢,只數舟燥葦,一局枯棋。更元顏何事,花玉困重圍。算眼前、未知誰恃,恃蒼天、終古限華夷。還須念,人謀如舊,天意難知。
西江月·大道古今一脈。。王惟一。 大道古今一脈,圣人口口相傳。奈何百姓不知焉。盡逐色聲迷戀。在邇不須求遠,何消更遇神仙。分明只在眼睛前。日用常行不見。
和張秘丞燈夕韻四首。宋代。劉克莊。 公丞赤地饑荒后,一念通天立致和。永日庭中私謁少,豐年陌上醉人多。更生昔忝陪藜杖,臣甫今寧想玉珂。益郡樂歌何足擬,要書善政續歸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