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父醒,春江午,夢斷落花飛絮。酒醒還醉醉還醒,一笑人間今古。
漁父·漁父醒。宋代。蘇軾。 漁父醒,春江午,夢斷落花飛絮。酒醒還醉醉還醒,一笑人間今古。
漁父酒醒以后,春江上時光已是正午。醒來只見陣陣落花飛絮。醒了以后還會再喝醉,醉了以后又會再醒。將古往今來人間的功名利祿付之一笑。
午:正午,晌午。
夢斷:夢醒,酒醒。
今古:古往今來。
“漁父醒,春江午”,描敘漁父從醉到醒經(jīng)歷的時間。春江正午,生機勃勃,自然清新。由爛醉到沉睡,再到延醒,時間長達半天,表現(xiàn)了漁父的生活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樂天而動的。“夢斷落花飛絮”,漁父一覺醒來,只見楊柳依依,“落花飛絮”,一派春光滿江濱,令漁父賞心悅目。
“酒醒還醉醉還醒,一笑人間今古”,為畫龍點睛之筆。醉—醒,醒—醉,醉—醒,反復(fù)傳遞,刻畫了醉翁漁父的處世形象,富有哲理性。白居易《醉吟先生傳》:“又飲數(shù)杯,兀然而醉。既而醉復(fù)醒,醒復(fù)吟,吟復(fù)飲,飲復(fù)醉。醉吟相仍,若循環(huán)然。”此處點化運用了白居易這段關(guān)于詩人飲—醉—吟“循環(huán)”式的人生真諦的妙筆,道出了在封建社會里,世界上最清醒的人是漁父,是漁父一類的詩人。是漁父們每飲一次、醉一次、醒一次、吟一次,認識世界、認識生活的境界就升華一次。循環(huán)往復(fù),不斷進行,最終自然精辟地發(fā)出“一笑人間今古”的深沉感嘆。至此,詞人思想上出現(xiàn)了飛躍,由“莫問世間何事”(《好事近·煙外倚危樓》)進到“俯仰人間今古”(《西江月·重九》),再進到“一笑人間今古”。從“莫問”到“俯仰”再到“一笑”,清晰地反映了詞人貶謫黃州后思想變化的歷程。“一笑”便突出詞人此時此地的高潔而自適的坦然心態(tài)和清醒的人生觀。
第三首詞寫漁父隨緣放曠、與世無爭的超然心態(tài)。先描寫,后議論,景理融合,將漁父置于大好春光中來看世界,強化了漁父的“醒”眼與“笑”態(tài),超然物外,與世無爭的思想。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xué)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xué)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shù)表現(xiàn)獨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xué)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xué)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xué)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shù)表現(xiàn)獨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xué)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自題像。唐代。黃巢。 記得當(dāng)年草上飛,鐵衣著盡著僧衣。天津橋上無人識,獨倚欄干看落暉。
英雄心事托琴中,獨訪孤臺過斷虹。滿地夕陽號朔雁,隔簾人影瘦西風(fēng)。
秋花晚節(jié)多遲暮,古調(diào)今彈有異同。不為知音為知志,蒼茫山水月湖東。
登伯牙琴臺見菊花。。黃節(jié)。 英雄心事托琴中,獨訪孤臺過斷虹。滿地夕陽號朔雁,隔簾人影瘦西風(fēng)。秋花晚節(jié)多遲暮,古調(diào)今彈有異同。不為知音為知志,蒼茫山水月湖東。
中秋玩月崇真萬壽宮。元代。張翥。 西風(fēng)吹月出云端,松柏流光繞石壇。上國山河天廣大,仙家樓觀夜高寒。似聞玉杵鳴玄兔,疑有瑤笙下翠鸞。只把酒杯供醉賞,不知零露滿金盤。
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唐代。杜甫。 竇侍御,驥之子,鳳之雛。年未三十忠義俱,骨鯁絕代無。炯如一段清冰出萬壑,置在迎風(fēng)寒露之玉壺。蔗漿歸廚金碗凍,洗滌煩熱足以寧君軀。政用疏通合典則,戚聯(lián)豪貴耽文儒。兵革未息人未蘇,天子亦念西南隅。吐蕃憑陵氣頗粗,竇氏檢察應(yīng)時須。運糧繩橋壯士喜,斬木火井窮猿呼。八州刺史思一戰(zhàn),三城守邊卻可圖。此行入奏計未小,密奉圣旨恩宜殊。繡衣春當(dāng)霄漢立,彩服日向庭闈趨。省郎京尹必俯拾,江花未落還成都。江花未落還成都,肯訪浣花老翁無。為君酤酒滿眼酤,與奴白飯馬青芻。
題致仕袁成均燕申亭。宋代。呂陶。 掛冠歸后愛林泉,擇地為亭欲看山。清畫絕無塵坌到,白云常與性情閒。詩書教子雍容外,琴酒娛賓笑傲間。堂構(gòu)不隳門有慶,綵衣終約錦衣還。
用晦以三寸篋貯金字佛經(jīng)咒二十余卷精工之甚感而賦謝。明代。王世貞。 函端舍利發(fā),知爾不成空。老眼粗能辨,僧翻未易終。真文玄奘熟,梵字苑咸工。大類群龍藏,收來一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