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發鄴都橋,暮濟白馬津。
逍遙河堤上,左右望我軍。
連舫逾萬艘,帶甲千萬人。
率彼東南路,將定一舉勛。
籌策運帷幄,一由我圣君。
恨我無時謀,譬諸具官臣。
鞠躬中堅內,微畫無所陳。
許歷為完士,一言猶敗秦。
我有素餐責,誠愧伐檀人。
雖無鉛刀用,庶幾奮薄身。
從軍詩五首·其四。魏晉。王粲。 朝發鄴都橋,暮濟白馬津。逍遙河堤上,左右望我軍。連舫逾萬艘,帶甲千萬人。率彼東南路,將定一舉勛。籌策運帷幄,一由我圣君。恨我無時謀,譬諸具官臣。鞠躬中堅內,微畫無所陳。許歷為完士,一言猶敗秦。我有素餐責,誠愧伐檀人。雖無鉛刀用,庶幾奮薄身。
早晨從鄴都橋出發,傍晚就渡過白馬津。
悠然地漫步在河堤之上,四處都能看到我方的士兵。
相連的戰船超過一萬艘,穿著鎧甲的將士成千上萬。
出征的隊伍沿著東南方向的道路前進,將建立一舉平定孫權的功勛。
作戰的計謀策劃于中軍帳中,一切的計謀都有圣明的主公決斷。
可惜我沒有適合時宜的計謀,只是一個充數的臣僚罷了。
我兢兢業業地置身于杰出人才之間,微小的計謀都提不出來。
許歷是一個普通將士,都能提出打敗秦軍的計策。
我享受著俸祿,提不出計策,實在愧對那些有功的人。
我雖然才力低下,也希望用微薄的力量去奮斗。
濟:渡過。白馬津:渡口名,在今河南滑縣東北,距鄴都百余里。
逍遙:悠游自得的樣子。
舫(fǎng):船。連舫:船船相連。逾:超過。
帶甲:指全副武裝的士兵。甲:古代軍人作戰是穿的護身服裝。千萬人:極言其多。
率:循,沿著。東南路:孫權在東南方,故言。
定:成功。一舉勛:一舉成就的大功業。
籌策:計謀。帷幄:軍用的帳篷。
一由:全憑。圣君:指曹操。
時謀:適時的計謀。
諸:“之于”的合音。具官臣:充數之臣。具:充作。這里是詩人自謙之詞。
鞠躬:原意是恭敬,這里是效力、服務的意思。中堅:古代主將所在的中軍部隊,是全軍主力。這里指軍隊中最重要的部門。
微畫:小小的計謀。畫,謀劃、計策。
許歷:趙國人,曾為趙奢出謀劃策而敗秦軍。完士:凡士,普通人。
一言:一席話,此指計策。
素餐:無功而受祿.
伐檀:指《詩·魏風·伐檀》篇。
鉛刀:鉛質的刀,言其飩劣,喻才力低下。詩人自謙之詞。
庶幾:表希冀之詞。薄身:微小的力量。
參考資料:
1、陳宏天 趙福海 陳復興主編.《昭明文選譯注(第三卷)(第二版)》: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04月第2版:第216-225頁
2、張岱年等編著.《中華古典名著百部 建安詩集》:時代文藝出版社,2000:第305頁
全詩可分為三段,“朝發鄴都橋”到“將定一舉勛”為第一段,詩中歌頌了“帶甲千萬人”、“將定一舉勛”為統一而戰的戰爭,作者漫步河提之上,眼望著嚴整的軍旅和無數的戰船,心中充滿著必勝的信念。
“籌策運帷幄”到“微畫無所陳”為第二段,該段歌頌了曹操的智勇,同時又為自己在統帥運策帷幄,指揮若定之際,不能替曹操出謀獻策而慚愧。
剩下四句為第三段,作者表明他要向許歷一樣,不惜自身微薄之力,也要決心竭誠盡力投入征戰。
全詩格調激昂渾厚,有聲威有其實,也有情感的波動。
王粲。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陽郡高平(今山東微山)人。東漢末年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眾,被稱為“七子之冠冕”。初仕劉表,后歸曹操。
臺郡八景。宋代。章甫。 置身高踞澄臺上,放眼遙空碧海中。不使一層樓尚隔,真誇千里目能窮。龍門倒射滄溟日,蜃氣消沉島嶼風。浩淼流波歸巨壑,茫茫大半是朝東。
夢錫遺蔗。宋代。孔平仲。 憶昔游五嶺,甘蔗彌野闊。一來瑯琊城,此味久所闕。商人自東南,駕海連天筏。所致雖不多,愛養尚如活。傍求未得之,分遺意特達。中凝甘露漿,外削紫玉屑。漸欣入佳境,仍喜對高節。應知方著書,持此解消渴。
贈齡首座主庵 其五。宋代。釋慧空。 說圓不覺拖泥水,立悟分明落二三。要得不移毫發許,寶云山里寶云庵。
贈別林宮贊咨伯 其二。明代。區大相。 秋山何蒼蒼,四顧盡蕭索。臨水送將歸,離心對搖落。搖落難為歡,芳游宛如昨。時菊掇紫莖,霜筠飄素籜。去雁影離離,輕煙生漠漠。歸驂陌上轉,別詞酒間作。未酬匡世志,共想還山樂。我懷良不虛,君情豈有托。何以贈前期,功名在麟閣。
山中五無奈何 其一。唐代。李涉。 無奈落葉何,紛紛滿衰草。疾來無氣力,擁戶不能掃。欲訪云外人,都迷上山道。
出資陽赴武岡道中二首 其二。明代。尹臺。 屢回山谷阻,時復得幽村。路轉松杉密,疃開芋秣繁。人煙通絕嶺,草樹豁高原。莫問桃花水,前溪亦武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