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山一片玲瓏。分付馮夷,捧出波中。白羽香寒,瓊衣露重,粉面冰融。知造化私加密寵,為風流洗盡嬌紅。月對芙蓉,人在簾櫳。太華朝云,太液秋風。
蟾宮曲·贈名姬玉蓮。元代。徐再思。 荊山一片玲瓏。分付馮夷,捧出波中。白羽香寒,瓊衣露重,粉面冰融。知造化私加密寵,為風流洗盡嬌紅。月對芙蓉,人在簾櫳。太華朝云,太液秋風。
你就像荊山的一塊美玉,被水神從水波中捧出。肌膚像潔白的羽毛,散發出幽幽清香;精美的衣裳仿佛綴滿了晨露閃閃發光;涂著脂粉的面龐,似那正在融化的冰雪。造物主私下里肯定對你暗加寵愛,為了讓你風流無限,把你清洗得如此嬌美。皎潔月光灑在荷花叢里,你獨自倚靠在窗邊。讓我想起華山美妙絕倫的朝霞,太液池中緩緩吹過的秋風。
蟾宮曲:元曲牌名,屬北曲雙調,字數定格據《九宮大成譜》正格是六、四、四、四、四、四、七、七、四、四的10句,但是第五句以后可酌增四字句。或單用作小令,或用在雙調套曲內。
荊山:在湖北南漳縣西,以產玉著稱,名聞天下的“和氏璧”即產于此。
分付:交給。
馮夷(féng yí):水神。
白羽:白色羽毛。
太華:即五岳之一的華山,在陜西華陰縣南。華山以山頂池生千葉蓮花得名,又峰頂若蓮形,稱“玉井蓮”。
太液:皇家宮苑內的池沼。芙蓉即荷花,亦屬蓮。
參考資料:
1、肖東發主編;李勇編著. 散曲奇葩 散曲歷史與藝術特色[M]. 北京:現代出版社,2015 ,45.
2、(元)關漢卿著;方青羽著. 中僑彩圖館 元曲三百首彩圖館[M]. 2016,284.
張玉蓮是元至正年間江南名姬,她通音律,能絲竹,善唱歌,解風情,因此來往其門的都是貴胄公子。徐再思是嘉興人,又曾任嘉興路吏,與張玉蓮有來往和作曲應和,這首小令即是作者寫來贈給張玉蓮。
參考資料:
1、史良昭解. 元曲三百首全解[M].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9,202.
2、齊森華. 中國曲學大辭典[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836.
這是一首寫人小令。首句切“玉”字,“荊山”“玲瓏”都是玉的名稱,“玲瓏”還有表現美玉形象的意味。三句括出“馮夷”“波中”,為“玉”過渡到“蓮”作準備,以下就幾乎句句述蓮了。“白羽”化用了杜詩,杜甫在《贈已上人》中有“江蓮搖白羽”的句子。“白羽”“瓊衣”“粉面”,無一不是對白蓮花花姿的生動比喻,在詩人心目中,“玉蓮”的基本特征應該是潔白的。“洗盡嬌紅”“月對芙蓉”,將”玉蓮”之白發揮得淋漓盡致。
末兩句則直接扣合“五蓮”或“白蓮”,足見作者的巧思。然而,作品并非單純地賣弄游戲技巧,而是盡力以玉蓮花的粹美來比喻人物,表達了對張玉蓮清雅脫俗、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質的贊美。如“為風流洗盡嬌紅”“月對芙蓉,人在簾櫳”,就明顯地含有張玉蓮身處青樓而守身自好的寓意。又如“太華朝云”,“太液秋風”,在影射人名的同時,借助仙家和皇家景物的意象,映示了玉蓮的清逸和優雅。全曲造語婉麗,對仗工整,憐香惜玉之情溢于言表。
徐再思引(1320年前后在世),元代散曲作家。字德可,曾任嘉興路吏。因喜食甘飴,故號甜齋。浙江嘉興人。生卒年不詳,與貫云石為同時代人,今存所作散曲小令約100首。作品與當時自號酸齋的貫云石齊名,稱為“酸甜樂府”。后人任訥又將二人散曲合為一編,世稱《酸甜樂府》,收有他的小令103首。 ...
徐再思。 徐再思引(1320年前后在世),元代散曲作家。字德可,曾任嘉興路吏。因喜食甘飴,故號甜齋。浙江嘉興人。生卒年不詳,與貫云石為同時代人,今存所作散曲小令約100首。作品與當時自號酸齋的貫云石齊名,稱為“酸甜樂府”。后人任訥又將二人散曲合為一編,世稱《酸甜樂府》,收有他的小令103首。
易守建業毅夫有詩贈別次韻五首 其四。宋代。陸佃。 春渚秋潭不可尋,回頭城郭礙高林。但知自白三分鬢,更與誰論一寸心。紅粉淚痕消片玉,故人情分重千金。臨岐不忍醒時別,一任玻瓈酒盞深。
瑤華 感事作。。問云。 東風錦幕,彩仗輪輝,報新翻傳帖。披紅石獸,長蔭里、頓染唐花香馥。熏弦撥斷,做愁聽、誰哀空劫。待掃塵、深巷迷煙,冷落余霞霜發。煌煌火樹連星,斗朱檻瑤宮,遍試衢陌。螢燈憶雪,開夜戶、不奈寒蟲鳴壁。總歸暮槿,瞬眼過、虛華重歇。更幾番、飲罷摛毫,坐起書生腸絕。
華亭道中。宋代。釋道潛。 白水茫茫天四空,黃昏小雨濕春風。五更百舌催殘夢,月到官河柳影中。
舟次三水寄竹泉上人。宋代。李震。 片云遠隔五羊城,白足高僧事事清。吟對梅花看月色,坐題桐葉聽秋聲。一塵不及人間跡,萬慮都忘物外情。賣卻床頭琴與劍,幾回相見話生平。
戌辰年孟冬月詩四首選一。。薛青萍。 卜居白下傍煙霞,送別情懷亂似麻。何日游蹤重北上,并門猶有舊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