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負膽氣,好勇復知機。
仗劍出門去,孤城逢合圍。
殺人遼水上,走馬漁陽歸。
錯落金鎖甲,蒙茸貂鼠衣。
還家且行獵,弓矢速如飛。
地迥鷹犬疾,草深狐兔肥。
腰間帶兩綬,轉眄生光輝。
顧謂今日戰(zhàn),何如隨建威?
古游俠呈軍中諸將。唐代。崔顥。 少年負膽氣,好勇復知機。仗劍出門去,孤城逢合圍。殺人遼水上,走馬漁陽歸。錯落金鎖甲,蒙茸貂鼠衣。還家且行獵,弓矢速如飛。地迥鷹犬疾,草深狐兔肥。腰間帶兩綬,轉眄生光輝。顧謂今日戰(zhàn),何如隨建威?
有一位少年游俠憑借其膽量、氣魄,勇猛并且善于相機而動,深為人所器重。
手執(zhí)長劍離家從軍,奔赴前線,正遇上我方的一座孤城被敵軍團團包圍。
他在這遼河一戰(zhàn)中沖鋒陷陣,殺死敵人無數,最后我軍凱旋,他騎馬勝利地回到漁陽老家。
他里面披掛著用金線綴成的燦爛鎧甲,外面罩著華貴的貂鼠皮外套。
回家后每日只管與人游獵,縱馬馳騁,箭射如飛。
獵場面積寬廣,老鷹獵狗緊緊跟隨,草木茂密,獵物長得又肥又大。
游俠腰間系著兩條系印章的絲帶,目光靈動,顧盼生輝。
回頭對隨從們說:“這次跟著我打獵,同往日跟隨建威將軍作戰(zhàn)相比感覺如何?”
⑴游俠:指好交游,輕生重信,能救人危難的人。詩題一作“游俠篇”。
⑵負:憑借。一作“有”。
⑶知機:指認識時勢,趨向得宜,如下文所敘及時從軍就是知機。
⑷仗:執(zhí)。
⑸合圍:包圍。
⑹遼水:遼河。漁陽:郡名,治所在今河北省薊縣。這兩句說在遼水作戰(zhàn)殺敵,功成走馬回鄉(xiāng)。
⑺這兩句以金甲貂裘表明其人官級已高,見得他積功很多。錯落:錯雜。金鎖甲:黃金鎖子甲(用黃金作環(huán),連鎖成網狀)。蒙茸:亂貌。“錯落”說明甲上環(huán)鎖已損壞不齊,“蒙茸”說明貂裘已敝(貂皮是毛短滑溜的,不同于狐裘的蓬松蒙茸。招裘顯得蒙茸時,就是穿舊了),見得他苦戰(zhàn)日久。
⑻且行獵:《樂府詩集》作“行且獵”。獵:一作“射”。
⑼迥:此指寬廣。
⑽腰間帶兩綬:一作“腰帶垂兩鞬”。綬:絲帶,古人用來系印紐,佩在腰上。《漢書·金日磾傳》載,金日磾的兒子金賞繼承金日磾為侯,佩兩綬。
⑾轉眄:左右斜視,形容目光靈動。這兩句形容其人豪貴,氣概威嚴。
⑿顧:回頭。
⒀建威:將軍的稱號,東漢耿弇曾拜建威將軍。這里借指此俠士往年在遼水作戰(zhàn)時的主將。末兩句說今日如再作戰(zhàn),比當年何如?表示豪氣不減,壯志仍在。
參考資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03
2、于海娣 等.唐詩鑒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64-65
游俠”,是樂府古題,從西晉張華以后歷代都有人作,內容大都寫壯勇輕生、殺人報仇的俠士精神。此詩屬邊塞詩,歌頌一位將士的赫赫戰(zhàn)功和威猛氣概。詩的前半部分寫俠士從軍。開頭兩句即贊賞主人公的有膽有識,接著寫游俠慷慨從軍及勇武善戰(zhàn)的形象。后半部分,從“還家”句開始,寫游俠立功受賞后歸家游獵。這一部分描寫了壯士歸來的悠閑生活,但寫其唯愛游獵,并且“弓矢速如飛”,仍不失其游俠的勇武本色。
這首詩是詩人呈軍中諸將之作。詩人塑造了一位有勇有謀、英俊瀟灑而又豪爽的游俠形象。他勇武過人,終立功疆場,受封歸家,志得意滿。詩人通過對這一形象的贊頌,為軍中諸將樹立了一個楷模,激勵將士們英勇作戰(zhàn),以期成就一番功業(yè),揚名于世。全詩刻畫人物極為成功,無論是戰(zhàn)時還是戰(zhàn)后,人物都不失其英雄本色,并通過對其行動、外貌、語言、神態(tài)的描寫,使人物血肉豐滿,呼之欲出,真實可感。
崔顥。 崔顥 唐開元年間進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寶中為司勛員外郎。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是他那首《黃鶴樓》,據說李白為之擱筆,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贊嘆。《全唐詩》存其詩四十二首。
題古中盤五松圖。清代。蔡新。 昔聞畢宏韋偃畫古松,振筆長風浩呼哅。如何此卷僅矮幅,而多夭矯騰踔之蟠龍。鱗爪攫拿勢莫至,濤聲在耳云蕩胸。倬哉萬松老居士,筆端具有造化工。此圖何處得畫本,傳自古云盤谷之中峰。侍從宸游多燕暇,相對勝友此扶筇。濡毫拂素標異狀,貌得盤山古干真形容。最憐后彫質,沐日浴月幾春冬。太平之世豈獨民仁壽,草木亦含雨露濃。君不見,泰山上有五大夫,風煙剝落摧秦封。如此蒼髯礌磈突兀自千古,得非福地神秀鐘。松兮松兮,安得布襪青鞋盤桓于爾側,彷佛乎桂殳木客之高蹤。
游西湖。宋代。釋紹嵩。 西湖招提三百六,佳處如春有眉目。一番雨過吞青空,萬頃無波鴨頭綠。望湖樓閣獨自登,煙霏向背攢寒玉。想見襄陽孟浩然,此中有句不容續(xù)。道人長坐西山河,骨清氣明韻出俗。久居京闕厭塵土,一夕歸心俊如鵠。明窗為君研破硯,落筆轉頭風雨速。龍山深處如定居,就彼結鄰容我卜。
薛端明挽章三首。宋代。曹彥約。 客本何為者,逢公幕府開。兵間雖有志,度外本非才。流不音何在,高風首屢回。只今巖石望,寧忍泰山頹。
古城田。明代。殷奎。 仆子中夜起,將牛耕古城。古城古人筑,古城今人耕。古人誰復在,古城今人平。黃蒿上莽蒼,白骨下縱橫。傷哉功筑日,戰(zhàn)守煩戈兵。誰知千載下,耕遍無人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