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客乘著海船湯帆乘風,到遠處經商。
就像飛入云中的鳥兒一樣,一去就沒有影跡了。
估客:販運貨物的行商。
樂:一作“行”。估客樂,樂府“清商曲辭”西曲歌調名,清商曲舊題。王琦注:《通典》:《估客樂》者,齊武帝之所制也。武帝布衣時,常游樊、鄧,登祚以后,追憶往事而作歌曰:“昔經樊、鄧役,阻潮梅根渚。感憶追往事,意滿情不敘。”梁改其名為《商旅行》。
海客:海上旅客。此指估客,乘海船出外經商的商人。
將船:駕船。
行役:舊指因服兵役、勞役或公務而出外跋涉,后泛稱行旅,出行。此指遠道經商,外出做生意。
譬如:好像。
參考資料:
1、林東海.李白詩選注.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6:13
2、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32
估客樂,樂府舊題,史載為齊武帝蕭賾首創,其后則有釋寶月、陳后主(叔寶)繼作,又庾信亦有《賈客詞》,至此,被法定為賤類的商人正式走上了詩壇,折射出商人(特別是富商)社會地位事實上的變化。此詩為李白沿用前人舊題而作。作年不詳。
參考資料:
1、盧華語.全唐詩經濟資料輯釋與研究.重慶:重慶出版社,2006:279-280
2、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32
“海客乘天風,將船遠行役”通過鋪敘的手法來描繪出一幅商人隨風漂流、駕船遠行經商的遠景。此詩主要反映了人們紛紛從事商業活動和商業的發展情況,栩栩如生地描繪了唐朝商業貿易活躍、一些商人為追逐利潤而遠離家鄉的景象,說明商人低賤的社會地位在唐朝正在起著微妙的變化。
“譬如云中鳥,一去無蹤跡”運用比喻手法,烘托出商人行蹤如云中之鳥,飄忽不定,一去不復返的感傷嘆息。
此詩語言樸實平淡,極富韻味,篇幅雖短,卻情意深長。首二句寫風高行遠。末二句用形象比喻行役之遠。通過借用“天”、“風”、“云”、“乘”、“去”等有巨大氣勢的事物和表現大起大落的動詞,觥籌交錯中,使得詩意具有飛揚跋扈、迅猛闊大的氣勢,易使讀者產生激昂振奮的感覺。
此詩感慨商人遠行,行蹤如云中之鳥,飄忽不定,來去自由,寄寓了作者孤寂流落的身世之感,也著重突出商人反映唐代商業的發展以及唐人和六朝詩人對商賈的不同心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依韻奉和牧翁人日示內二首 其一。清代。柳是。 春風習習轉江城,人日于人倍有情。帖勝似能欺舞燕,妝花真欲坐流鶯。銀幡囡戴忻多福,金剪儂收喜罷兵。新月半輪燈乍穗,為君酹酒祝長庚。
泛清波摘遍 詠沼內紅魚。清代。陳維崧。 吳娘水閣,幾曲金塘,時聽紅魚跳波響。翳然花竹,日高舟尾浮菰蔣。妝臺上。傷春天氣,中酒心情,斜溜明矑還細相。照水釵傾,投餌鬟偏,幾遍惆悵。朝霞漾。寄到啼椷染血,帶得落花鋪絳。愛爾絕代紅妝,水云高曠。渾無恙。嬌鳥籠底去來,美人影中生長。莫管畫溪笠澤,黏天風浪。
升堂頌古五十二首 其十四。。釋懷深。 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
相書語(張璟藏論婦人相引此)。兩漢。佚名。 目有四白,五夫守宅。
上巳宴集懋社十二首 其四。清代。瞿士雅。 酒滿金船花滿枝,年年高會趁花時。鶯啼燕語芳菲節,春水晴山祓禊詞。碧草似煙池似鏡,青梅如豆柳如絲。閑徵雅令窮經史,百罰深杯亦不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