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m4sos"><tbody id="m4sos"></tbody></fieldset><fieldset id="m4sos"><tr id="m4sos"></tr></fieldset>
    <samp id="m4sos"></samp>
  • <bdo id="m4sos"><pre id="m4sos"></pre></bdo>
  • <center id="m4sos"></center>

    昭君怨·送別

    昭君怨·送別朗讀

    誰作桓伊三弄,驚破綠窗幽夢?新月與愁煙,滿江天。

    欲去又還不去,明日落花飛絮。飛絮送行舟,水東流。

    譯文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遠處傳來悠揚的笛聲,不知是哪位吹笛者,將人從好夢中驚醒。推開窗戶,只見江天茫茫,天上掛著一彎孤單的明月。

    明日分別時,送別的人當站立江邊,久久不愿回去。多情的柳絮,像是明白他的心意,追逐行舟,代人送行。而滔滔江水,依舊東流入海。

    注釋

    昭君怨:詞牌名。又名“宴西園”“一痕沙”。全詞四十字,四換韻,兩仄兩平遞轉,上下片同。

    金山:位于江蘇鎮江,宋時為長江中島嶼,現已與長江南岸相連。柳子玉:即柳瑾,字子玉,北宋書法家,蘇軾的親戚。

    桓伊三弄:桓伊,字叔夏,小字子野。東晉時音樂家,善吹笛,為江南第一。

    綠窗:罩有碧紗的窗子,詩詞中多指女子居室。

    欲去又還不去:欲去還留戀,終于不得不去。

    參考資料:

    1、唐圭璋 等.唐宋詞鑒賞辭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668-670

    2、李靜 等.唐詩宋詞鑒賞大全集.北京:華文出版社,2009:252-253

    3、陳如江.一蓑煙雨任平生:東坡詞.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14:64-65

    昭君怨·送別創作背景

      這首詞作于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二月,是作者為送別柳子玉(名瑾)而作。熙寧六年(1073年)十一月,蘇軾時任杭州通判,赴常州、潤州一帶賑饑,恰好柳子玉赴舒州之靈仙觀,二人便結伴同行。次年二月,蘇軾在金山(潤州西北長江中)送別柳子玉,并作此詞相贈。

    參考資料:

    1、唐圭璋 等.唐宋詞鑒賞辭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668-670

      此詞上片前二句“誰作桓伊三弄,驚破綠窗幽夢”,寫離別前的晚上,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不知是誰吹起了優美的笛曲,將人從夢中驚醒。從“驚破”一詞來看,對夢被驚醒似有怨恨之意。夜聽名曲,本是賞心樂事,卻引起了怨恨;而一旦夢醒,離愁就隨之襲來,可見是個好夢。后二句“新月與愁煙,滿江天”描述了這樣的情景:推開窗戶,不知是要追尋那悠揚的笛聲,還是要尋回夢中的歡愉,只見江天茫茫,空蕩蕩的天上,掛著一彎孤單的新月,凄冷地望著人間。江天之際,迷迷蒙蒙、混混沌沌,那是被愁悶化作的煙霧塞滿了。

      下片遙想“明日”分別的情景。“欲去又還不去”,道了千萬聲珍重,但遲遲沒有成行。二月春深,將是“落花飛絮”的時節,景象凄迷,那時別情更使人黯然。“飛絮送行舟,水東流。”設想離別的人終于走了,船兒離開江岸漸漸西去。送別的人站立江邊,引頸遠望,不愿離開,只有那多情的柳絮,像是明白人的心愿,追逐著行舟,代替人送行。而滔滔江水,全不理解人的心情,依舊東流入海。以“流水無情”反襯人之有情,有借“飛絮送行舟”表達人的深厚情意,結束全詞,分外含蓄雋永。詞所謂明日送行舟,未必即謂作此詞的第二日開船,須作稍微寬泛的理解。詩集送柳子玉詩稱“先生官罷乘風去”之后,復數有游宴之事,子玉始成行,可參。

      通觀全詞,沒有寫一句惜別的話,沒有強烈激切的抒情。將情感融入景物,此詞上片寫送別情景,以景色作為笛聲的背景,情景交融地渲染出送別時的感傷氛圍。下片運用疊句造境傳情,想象次日分別的情景,大大擴展了離情別緒的空間。如此虛實結合,渲染出一種強烈的情感氛圍,使讀者受到極強的藝術感染這是本詞的藝術魅力所在。在眾多的景物之中,又挑出一二件,直接賦予它們生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使所有的自然物都生氣勃勃,整個藝術畫面都活躍起來,這是本詞的藝術特色。上片用“愁”寫煙,使新月也帶上了強烈的感情色彩;下片用“送”狀柳絮,使之與東去的流水對比而生情。而“愁煙”和“飛絮”在形態上又有共同之處,它們都是飄忽不定、迷迷蒙蒙的自然物;它們輕虛空靈,似乎毫無重量,不可捕捉,但又能無限擴散,彌漫整個宇宙,用它們象征人世的漂泊不定,傳達出迷蒙悵惘、拂之不去的眷戀之情,那是再妙不過的了。但作者似乎是隨手占來,毫不費力,只道眼前所見,顯得極其自然。這正是詞人的高超之處。

      此詞上片寫送別情景,以景色作為笛聲的背景,情景交融地渲染出送別時的感傷氛圍;下片運用疊句造境傳情,想象來日分別的情景,大大擴展了離情別緒的空間。全詞虛實結合,渲染出一種強烈的情感氛圍,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蘇軾朗讀
    ()

    猜你喜歡

    淮浦泱泱淮水流,月明長照浦中樓。白鶴青猿好相訪,主人今只在滁州。

    ()
    俞得鯉

    曲路重關小有天,招招酒旆解留仙。荒城古塔凌霄漢,古樹層臺薄晚煙。

    燈火前街人似沸,雞聲寒店夜如年。千般總是征途味,留得霜華到鬢邊。

    ()

    弱冠相知早,中年不見多。生涯在王事,客鬢各蹉跎。
    良守初分岳,嘉聲即潤河。還從漢闕下,傾耳聽中和。

    ()

    一樹櫻桃鳥啄殘,麥秋天氣尚輕寒。

    蠶登曲箔桑初盡,燕補新巢土未干。

    ()
    尹志平

    有相有中容易覓,無為無處難為。終朝作伴影相隨。愚人尋不見,達者已先知。此理勤參搜獲正,一條大路無迷。勸君速悟莫遲疑。常常忘視聽,步步入希夷。

    ()
    王吉昌

    靈風透骨髓,秀氣盈肢節。抽添離與坎,動靜相交設。符數周天,造聚陰陽氣神結。黃庭錦帳渾孕瑞,變化陽魂,勝地天通徹。細分別。三千真造化,消息玄黃泄。性光無點污,瑩如冰據澡雪。頓超三界真歡悅。歌吟游閬苑,道情清絕。

    ()
    爱做久久久久久| 91久久精品91久久性色| 欧美亚洲另类久久综合| 久久99久久99小草精品免视看|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 久久天天日天天操综合伊人av|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777午夜精品久久av蜜臀| 99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 91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 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婷婷| 国产成年无码久久久久毛片| 亚洲国产香蕉人人爽成AV片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曰| 久久精品桃花综合| 99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只这里是精品66| 久久精品国内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综合久久美利坚合众国|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免费 | 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小说| 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齐齐| 久久综合伊人77777| 97热久久免费频精品99| 亚洲性久久久影院| 91性高湖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综合久久系列|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免费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潮| 久久久久高潮毛片免费全部播放| 国色天香久久久久久久小说| 国产亚洲成人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 久久国产色AV免费观看|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观看软件|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软件| 激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青青青国产成人久久111网站|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久久香蕉超碰97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