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歲發,吾將行。
春山茂,春日明。
園中鳥,多嘉聲。
梅始發,柳始青。
泛舟艫,齊棹驚。
奏《采菱》,歌《鹿鳴》。
風微起,波微生。
弦亦發,酒亦傾。
入蓮池,折桂枝。
芳袖動,芬葉披。
兩相思,兩不知。
春日行。南北朝。鮑照。 獻歲發,吾將行。春山茂,春日明。園中鳥,多嘉聲。梅始發,柳始青。泛舟艫,齊棹驚。奏《采菱》,歌《鹿鳴》。風微起,波微生。弦亦發,酒亦傾。入蓮池,折桂枝。芳袖動,芬葉披。兩相思,兩不知。
在新年伊始之時,我將出發春游。郊外我所見到的春光是如此明媚:百草綠縟爭茂,萬木欣榮葳蕤,千山萬嶺都披上了青春的綠裝。光明燦爛的春暉,灑滿綠色大地,煥然成彩,暖氣融融。園林中到處鶯聲燕語,鳴聲清脆,仿佛一曲曲悅耳動聽的春歌。紅梅在春風中率先怒放,向人間報告春的信息。含煙惹霧的楊柳枝條,已紛紛生出嫩芽,漸漸由黃轉青。春游的人們來到煙波浩渺的水上,蕩起了龍舟畫舫,他們整齊地舉起槳片,使勁地劃呀劃呀;船兒飛快地在水上滑行,水鳥被驚得撲翅飛向兩岸。人們不禁心曠神怡,逸興遄飛,在船上奏起了江南的《采菱》曲,音調流轉柔婉;時而又唱起古老的《鹿鳴》歌,情韻和雅古樸。和煦的春風吹皺了一池春水,泛起層層漣漪;人們在弦歌聲中頻頻舉杯祝酒,盡情痛飲。女子們蕩開雙槳,時而沒入一片荷葉田田的池里,時而又傍岸攀折那尚未開花的桂枝。隨著她們透著香氣的羅袖頻頻揮動,船兒便輕快地前進,那些芬芳的水草葉子紛紛地向兩邊倒伏讓路。春游中的青年男女彼此產生了愛慕相思,兩方都鐘情于對方,又都不知道對方同時也在相思中。
獻歲:即歲首,一年之始。《楚辭·招魂》:“獻歲發春兮,淚吾南征。”
吾將行:是借用《楚辭·涉江》:“忽乎吾將行兮”中的成句,在此謂“我將出發春游”。
嘉聲:形容鳥的鳴叫聲十分動聽。
齊棹:整齊地舉起船漿。
《春日行》屬古樂府《雜曲歌辭》。這首詩描寫在明媚的春光中男女青年郊游嬉戲的歡樂情景。全詩洋溢著濃郁的詩情畫意,顯出俊逸的風格。
鮑照(約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學家,與顏延之、謝靈運合稱“元嘉三大家”。字明遠,漢族,祖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西南,轄區包括今江蘇漣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貧賤,臨海王劉子頊鎮荊州時,任前軍參軍。劉子頊作亂,照為亂兵所殺。他長于樂府詩,其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鮑參軍集》。 ...
鮑照。 鮑照(約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學家,與顏延之、謝靈運合稱“元嘉三大家”。字明遠,漢族,祖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西南,轄區包括今江蘇漣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貧賤,臨海王劉子頊鎮荊州時,任前軍參軍。劉子頊作亂,照為亂兵所殺。他長于樂府詩,其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鮑參軍集》。
送方郎唐卿漕試。宋代。劉克莊。 翁已鞭鸞上九霄,此郎雖小亦清標。斯文尚有嫡傳在,每見能令人意消。身退吾難論一鶚,才高君必中雙雕。漢廷急士將親策,想見諸儒避董晁。
又同黎明府游銅官山二首 其一。明代。鄧云霄。 美人如玉樹,作令得銅官。望氣千峰紫,清談六月寒。訟庭多暇日,幽境洽馀歡。歸路澄湖晚,仙城隔水看。
秋夕過松陵。宋代。武衍。 月冷江空夜氣濃,桂行飛下廣庭風。不知何處神仙過,鶴唳數聲煙靄中。
念奴嬌 茉莉。。于玉班。 檐櫳午寂,正陰陰窺見,后堂芳樹。綠遍長叢花事杳,忽見瓊葩豐度。艷雪肌膚,蕊珠標格,消盡人間暑。還憂風日,曲屏羅幕遮護。長記歌酒闌珊,微聞暗麝,笑覓衣沾露。月沒闌干天似水,相伴謝娘窗戶。浴后輕鬟,涼生滑簟,無限風流處。惹人幽夢,枕邊零亂如許。
寄塵異但侍元。明代。釋函是。 買斷青山長白云,閒栽桃李兩溪分。別來樵徑新松竹,憶去籬笆舊見聞。佇立不堪人境異,遙看空見水天文。誰能千里謀晨夕,歸掩柴扉寄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