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德不孤立,鉅邦尊二賢。盧翁官察訪,趙使職旬宣。
契分元偕白,襟期甫暨虔。柏森松競秀,圭瑩璧相聯。
高誼云霄外,清標幾杖邊。句枝時絡繹,杯算日纏綿。
宵候丹砂灶,秋鳴綠綺弦。岳躋同謝屐,湘泛共膺船。
釀酒矜方妙,裁衣斗品全。敖嬉驅騕裊,笑詠撫嬋娟。
密邇通家好,留連對榻眠。閉關常習靜,揮麈或談玄。
閒矣山中相,翛然地上仙。儀刑人倏逝,豐度世爭憐。
肖貌開光霽,垂名著簡編。精神棲落月,思致薄凌煙。
豈直江潭重,應齊宇宙傳。長沙多勝境,并祀待他年。
盧疏齋趙平遠小像。元代。宋褧。 盛德不孤立,鉅邦尊二賢。盧翁官察訪,趙使職旬宣。契分元偕白,襟期甫暨虔。柏森松競秀,圭瑩璧相聯。高誼云霄外,清標幾杖邊。句枝時絡繹,杯算日纏綿。宵候丹砂灶,秋鳴綠綺弦。岳躋同謝屐,湘泛共膺船。釀酒矜方妙,裁衣斗品全。敖嬉驅騕裊,笑詠撫嬋娟。密邇通家好,留連對榻眠。閉關常習靜,揮麈或談玄。閒矣山中相,翛然地上仙。儀刑人倏逝,豐度世爭憐。肖貌開光霽,垂名著簡編。精神棲落月,思致薄凌煙。豈直江潭重,應齊宇宙傳。長沙多勝境,并祀待他年。
宋褧(1294-1346), 字顯夫,大都宛平(今屬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進士,授秘書監校書即,改翰林編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監察御史,出僉山南憲,改西臺都事,入為翰林待制,遷國子司業,擢翰林直學士,兼經筵講官。卒贈范陽郡侯,謚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挾其所作詩歌,從其兄本(字誠夫)入京師,受到元明善、張養浩、蔡文淵、王士熙方等學者的慰薦。至治元年(1321),兄誠夫登進士第一,后三年(1324)顯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術魯翀之門,時士論榮之。 ...
宋褧。 宋褧(1294-1346), 字顯夫,大都宛平(今屬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進士,授秘書監校書即,改翰林編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監察御史,出僉山南憲,改西臺都事,入為翰林待制,遷國子司業,擢翰林直學士,兼經筵講官。卒贈范陽郡侯,謚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挾其所作詩歌,從其兄本(字誠夫)入京師,受到元明善、張養浩、蔡文淵、王士熙方等學者的慰薦。至治元年(1321),兄誠夫登進士第一,后三年(1324)顯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術魯翀之門,時士論榮之。
雨后漫興。清代。曉青。 云山一段畫,秋雨來奪之。模糊米家村,墨汁方淋漓。老顛瞥然見,狂叫嘆絕奇。使我有意為,必不得如斯。躍然攫之入懷袖,黃金白璧不肯售。造化小兒真幻師,換人雙眼當晴晝。
秋懷二首。宋代。王炎。 鏡中忽忽老侵尋,政坐文窮自陸沉。獨對西風搔短發,欲謀小隱背初心。江湖鴻雁天將冷,籬落黃花秋又深。拄笏看山聊爾耳,懶彈綠綺索知音。
江上晚興有懷金海住先生。清代。吳詢。 落日秋江清,潮寒散空碧。江水去悠悠,此夕孤舟客。遙遙湖上山,粼粼沙中石。余霞斂復晴,昏煙淡將夕。天末懷夫君,相思千里隔。秋雁啼涼風,凄凄葦花白。
被西風吹不斷新愁。吾歸欲安歸。望秦云蒼憺,蜀山渺渀,楚澤平漪。鴻雁依人正急,不奈稻粱稀。獨立蒼茫外,數遍群飛。多少曹苻氣勢,只數舟燥葦,一局枯棋。更元顏何事,花玉困重圍。算眼前、未知誰恃,恃蒼天、終古限華夷。還須念,人謀如舊,天意難知。
八聲甘州·被西風吹不斷新愁。宋代。魏了翁。 被西風吹不斷新愁。吾歸欲安歸。望秦云蒼憺,蜀山渺渀,楚澤平漪。鴻雁依人正急,不奈稻粱稀。獨立蒼茫外,數遍群飛。多少曹苻氣勢,只數舟燥葦,一局枯棋。更元顏何事,花玉困重圍。算眼前、未知誰恃,恃蒼天、終古限華夷。還須念,人謀如舊,天意難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