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冬日日東風(fēng)狂,長淮水與風(fēng)爭強。層濤如山勢欲立,怒潮逆上相頡頏。
大舟亂流流轉(zhuǎn)急,人馬蟻集駭欲僵。篙師捩柂誇好手,迎風(fēng)簸浪抑且揚。
小舟徑渡矜勇捷,翩如一葉凌空翔。須臾掀舞浪花里,回瀾百折爭低昂。
我聞夏后分四瀆,百川受職皆循良。邇來洪河恣陸梁,清濁混殽隳舊防。
昨者王師扼淮口,坐制鯨鯢如犬羊。天吳罔象不敢動,河失故道誰之殃。
漢武當(dāng)年塞瓠子,勞民兆亂紛搶攘。中原父子化魚鱉,至今千里無耕桑。
我欲愬帝敕河伯,使復(fù)故道安天常。清者自清濁自濁,勿冒約束干明章。
不然帝怒速致討,河伯戮死吁誰傷。
孟冬觀淮水。元代。陳基。 孟冬日日東風(fēng)狂,長淮水與風(fēng)爭強。層濤如山勢欲立,怒潮逆上相頡頏。大舟亂流流轉(zhuǎn)急,人馬蟻集駭欲僵。篙師捩柂誇好手,迎風(fēng)簸浪抑且揚。小舟徑渡矜勇捷,翩如一葉凌空翔。須臾掀舞浪花里,回瀾百折爭低昂。我聞夏后分四瀆,百川受職皆循良。邇來洪河恣陸梁,清濁混殽隳舊防。昨者王師扼淮口,坐制鯨鯢如犬羊。天吳罔象不敢動,河失故道誰之殃。漢武當(dāng)年塞瓠子,勞民兆亂紛搶攘。中原父子化魚鱉,至今千里無耕桑。我欲愬帝敕河伯,使復(fù)故道安天常。清者自清濁自濁,勿冒約束干明章。不然帝怒速致討,河伯戮死吁誰傷。
陳基(1314-1370),字敬初,臺州臨海(今屬浙江)人,寓居吳中鳳凰山河陽里(今屬張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業(yè)于當(dāng)時著名學(xué)者黃溍。元末大亂,群雄紛起,割據(jù)于吳地的張士誠聞其名,召為江浙右司員外郎,參其軍事,張士誠稱王,授內(nèi)史之職,后遷學(xué)士院學(xué)士。軍旅倥傯,飛書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吳,愛其才,召之參與《元史》的纂修工作,書成后賜金而還,卒于常熟河陽里寓所。陳基能文善書,寫的詩也有不少是反映張士誠起義軍生活。明史有傳。著有《夷白齋稿》35卷,內(nèi)詩1卷,文24卷,又外集詩、文各1卷。 ...
陳基。 陳基(1314-1370),字敬初,臺州臨海(今屬浙江)人,寓居吳中鳳凰山河陽里(今屬張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業(yè)于當(dāng)時著名學(xué)者黃溍。元末大亂,群雄紛起,割據(jù)于吳地的張士誠聞其名,召為江浙右司員外郎,參其軍事,張士誠稱王,授內(nèi)史之職,后遷學(xué)士院學(xué)士。軍旅倥傯,飛書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吳,愛其才,召之參與《元史》的纂修工作,書成后賜金而還,卒于常熟河陽里寓所。陳基能文善書,寫的詩也有不少是反映張士誠起義軍生活。明史有傳。著有《夷白齋稿》35卷,內(nèi)詩1卷,文24卷,又外集詩、文各1卷。
歸來。明代。楊士奇。 歸來語向誰,白發(fā)故交稀。滿目亭臺好,傷心俗化微。慌迷攜鶴徑,慚過釣魚磯。童子何知我,猶嗤舊素衣。
偈六十九首 其六十五。宋代。釋道寧。 摩竭正令,未免崎嶇。少室垂慈,早傷風(fēng)骨。腰囊挈錫,辜負平生。煉行灰心,遞相鈍致。爭似春雨晴,春山青。白云三片五片,黃鳥一聲兩聲。千眼大悲看不足,王維雖巧畫難成。直饒便恁么,猶是涉途程。人從卞州來,不得東京信。
虞美人 冬夜聽雨。清代。沈善寶。 打窗落葉聲蕭瑟。寒氣燈前逼。病來詩思已無聊。添得這般情景、助魂銷。霜鴻陣陣飛何急。豈有愁難說。一番疏雨一番風(fēng)。知否有人憔悴、小樓中。
雙調(diào)望江南 其二 西山燒香曲。清代。尤侗。 呼女伴,好趁一春閑。紅板浪船行緩緩,白藤山轎坐端端。低扇避人看。拜佛罷,本意不相關(guān)。戲買粉孩敲木棒,強分葉子賭金環(huán)。圖得大家頑。
田園游眺偶成。清代。鄭獻甫。 亭皋一葉下,村落暮寒生。落日到鴉背,流云帶雁聲。間招荷笠客,偶作傍山行。秋色散平楚,蕭蕭各自驚。
浣溪紗 其一 壽鶴亭六十。。胡漢民。 南面書城傲百王。保民耆壽在文章。飛來仙蝶又稱觴。閑向名山尋鮑葛,笑夸年少喚潘張。年年松鶴好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