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溪屢涉溪流淺,廿里窮源臨絕巘。云間仄徑細如縈,霜后枯葼齊若剪。
沙崩石爛阻危攀,磴斷崖懸還斗轉。已驚汗裌泫馀滋,更擬班荊息微喘。
未昏斜照白波淪,直下遙空青霧卷。粵初川岳各流形,自是陰陽始昭辨。
誰開壑谷通片云,重為封圻制鉤鍵。神工使解鏟崔嵬,世路何庸增連蹇。
舍車未免役孱軀,支策聊將收勝踐。枌榆連蔭壯且衰,姻友關情行孰遣。
吾生已付一浮漚,此足寧堪幾重趼。莫投山館睡齁齁,雨撼窗扉燈晛晛。
寒雞呼夢報詩成,曠懷直為朋知展。
與用章戴生同度淡竹嶺夜宿山家。元代。柳貫。 一溪屢涉溪流淺,廿里窮源臨絕巘。云間仄徑細如縈,霜后枯葼齊若剪。沙崩石爛阻危攀,磴斷崖懸還斗轉。已驚汗裌泫馀滋,更擬班荊息微喘。未昏斜照白波淪,直下遙空青霧卷。粵初川岳各流形,自是陰陽始昭辨。誰開壑谷通片云,重為封圻制鉤鍵。神工使解鏟崔嵬,世路何庸增連蹇。舍車未免役孱軀,支策聊將收勝踐。枌榆連蔭壯且衰,姻友關情行孰遣。吾生已付一浮漚,此足寧堪幾重趼。莫投山館睡齁齁,雨撼窗扉燈晛晛。寒雞呼夢報詩成,曠懷直為朋知展。
柳貫(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日),字道傳,婺州浦江人,元代著名文學家、詩人、哲學家、教育家、書畫家。博學多通,為文沉郁春容,工于書法,精于鑒賞古物和書畫,經史、百氏、數術、方技、釋道之書,無不貫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國史院編修,與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黃溍并稱“儒林四杰”。 ...
柳貫。 柳貫(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日),字道傳,婺州浦江人,元代著名文學家、詩人、哲學家、教育家、書畫家。博學多通,為文沉郁春容,工于書法,精于鑒賞古物和書畫,經史、百氏、數術、方技、釋道之書,無不貫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國史院編修,與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黃溍并稱“儒林四杰”。
和兩翁軒。宋代。李之儀。 何處又傳金椀出,幾人爭看玉山頹。幽情不是風期舊,異境難從指顧開。猿鶴已回塵外駕,煙云休造眼中衰。未妨一老同巾履,香火終年謝劫灰。
即席贈任棠山。明代。楊慎。 紅濕城中仙里,香霏閣下人家。幸遇風流地主,渾忘飄泊天涯。六彩狂呼瓊略,百杯爛醉金沙。何日公尋黃石,壁津共泛靈槎。
花園即事呈常。唐代。趙嘏。 煙煖池塘柳覆臺,百花園里看花來。燒衣焰席三千樹,破鼻醒愁一萬杯。不肯為歌隨拍落,卻因令舞帶香回。山公仰爾延賓客,好傍春風次第開。
為陸子齊題杏林春燕圖。明代。朱應登。 長安三月黃鸝飛,杏花如雪飄人衣。陸郎二十擅文譽,早向甘泉獻賦歸。瓊林日高酒如乳,意氣侵凌天尺五。中坐賓僚列上公,教坊細樂呈新譜。君家慶澤葉流根,父子相承更祖孫。蟬聯七貴傳三葉,儒雅風流在一門。鳷鵲樓前瑞煙起,朝回躍馬鳴珂里。甲第還因主得名,都人盡指官為氏。君不見侍郎府前槐樹生,中書省里盤石平。昭侯世擅江東美,更有平原入洛京。
公安局長劉干甫先生漢楨四十初度,賦詩侑觴八首 其六。清代。祝廷華。 捧觴疾飲似銜枚,頃刻狂斟近百杯。戰勝高陽曳兵走,酒徒親見玉山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