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藝
禮
夙興夜寐尊師行,動止渾絕浮浪名,身潛詩禮且陶情。柳溪中,人世小蓬瀛。
樂
宮商律呂隨時奏,散慮焚香理素琴,人和神悅在佳音。不關心,玉漏滴殘淋。
射
古來射席觀其德,今向樽前自樂心,醉橫壺矢臥蓑陰。且閑身,醒踏月明吟。
御
昔馳鐵騎經燕趙,往復奔騰穩似船,今朝兩鬢已成斑。機自參,牛背得身安。
書
筆尖落紙生云霧,掃出龍蛇驚四筵,蠻書寫畢動君顏。酒中仙,一恁醉長安。
數
盈虛妙自胸中蓄,萬事幽傳一掌間,不如長醉酒壚邊。是非潛,終日樂堯年。
【中呂】喜春來 六藝禮夙興。元代。馬致遠。 六藝禮夙興夜寐尊師行,動止渾絕浮浪名,身潛詩禮且陶情。柳溪中,人世小蓬瀛。樂宮商律呂隨時奏,散慮焚香理素琴,人和神悅在佳音。不關心,玉漏滴殘淋。射古來射席觀其德,今向樽前自樂心,醉橫壺矢臥蓑陰。且閑身,醒踏月明吟。御昔馳鐵騎經燕趙,往復奔騰穩似船,今朝兩鬢已成斑。機自參,牛背得身安。書筆尖落紙生云霧,掃出龍蛇驚四筵,蠻書寫畢動君顏。酒中仙,一恁醉長安。數盈虛妙自胸中蓄,萬事幽傳一掌間,不如長醉酒壚邊。是非潛,終日樂堯年。
馬致遠(1250年-1321年),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漢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說(馬致遠是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人,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他的年輩晚于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當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當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間,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 ...
馬致遠。 馬致遠(1250年-1321年),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漢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說(馬致遠是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人,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他的年輩晚于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當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當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間,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
送鈐轄館使王公二首 其二。宋代。張靖。 玉勒嘶風出錦城,山光野色助離情。行行莫倦神華遠,芳草連云伴去程。
題云林畫。元代。黃公望。 遠望云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擁陂陀。居然相對六君子,正直特立無偏頗。
和陶詩二首 其一。明代。桂彥良。 蛟龍作云雨,蜉蝣出以陰。小大各有適,胡然愁予襟。架插千卷書,壁掛無弦琴。希賢復希圣,視古猶視今。所貴生世間,動止為人欽。有琴莫厭彈,有酒莫厭斟。窮居見高節,寡和乃希音。誰能言囁嚅,強顏隨冠簪。子云媚新室,立言徒艱深。
三月初詣祖父母父母各墓所 其四。明代。林熙春。 金獅玉簡鎖棉洋,母氏棲神是故鄉。天馬當前鞍一軸,云龍數下誥三章。百年已竭和熊苦,今日方彰卻鲊良。春暮不催風雨至,對揚甫畢見天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