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檐索笑為疏花,便未開花亦自佳。
帶月折歸香在手,鬧觀塞破路三丫。
答仲肅梅。宋代。洪咨夔。 巡檐索笑為疏花,便未開花亦自佳。帶月折歸香在手,鬧觀塞破路三丫。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
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家居。宋代。陸游。 清世念遺民,常情重老人。饋漿煩郡府,分胙媿鄉鄰。獲稻黃云卷,舂粳玉粒新。膨脝自摩腹,一笑欲忘貧。
宴桃源。兩漢。佚名。 落日霞消一縷。素月棱棱微吐。何處夜歸人,嘔嗄幾聲柔櫓。歸去。歸去。家在煙波深處。
贈郭顯道醫。金朝。李俊民。 惡石聚散元氣樸,本草搜剔造化窟。俱收并蓄籠中物,山精水怪藏不得。休言魄為天所奪,入其手者命可活。須防姮娥去奔月,大勝扁鵲能起虢。君不見錢子飛,藥不敢施為鬼脅。
功德寺看牡丹歌。明代。區大相。 去年看花花未發,今年看花花已闌。何事與花常不值,花期誤卻為微官。解道天香與國色,只馀綠葉護僧欄。沁水園中車馬寂,洛陽城里管弦殘。香色從來不耐久,春光到底為誰有。若使花開常不落,安得紅顏成白首。紅顏白首暗相催,把酒逢花能幾回。僧徒勸我勿惆悵,明歲花時可重來。
八日丹陽相遇。。項安世。 舟楫庭闈近,衣裳步武輕。逆風猶作態,寒日為開晴。獨客天邊住,全家水面行。今朝逢一笑,此樂冠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