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行郁羅天,終古同此輪。
死魄復生魄。一點存者神。
我來萬山底,舉眼無似人。
惟月獨知我,寂歷常相親。
而我亦知月,愛其日日新。
今夕自今夕,不踏昨夜陳。
涼邊蔗境佳,靜裹大羹真。
卻書對月坐,掃空翳根塵。
終緯無寸絲,軋軋夜同晨。
路晞胡不歸,貂裘弊蘇秦。
官舍見月三首。宋代。洪咨夔。 月行郁羅天,終古同此輪。死魄復生魄。一點存者神。我來萬山底,舉眼無似人。惟月獨知我,寂歷常相親。而我亦知月,愛其日日新。今夕自今夕,不踏昨夜陳。涼邊蔗境佳,靜裹大羹真。卻書對月坐,掃空翳根塵。終緯無寸絲,軋軋夜同晨。路晞胡不歸,貂裘弊蘇秦。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
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閑事雜題 其三。明代。王彥泓。 掠鬢初齊側眼看,紅棉新拭鏡光寒。斜回雪頸些些見,貝齒畏痕恰惱歡。
宿峽口。明代。釋今無。 今夜又依高峽宿,一年心眼且新鮮。風聲入樹猿應語,鶴影橫江人未眠。怪石看多追太古,微波寒漸起虛煙。吾生亦是無涯者,老去憑誰負此肩。
《庚申和李峙青感世八首》 其七。清代。陳虔安。 德讓珠巖合我收,誰知倭寇復棲留。申言割地窺齊魯,無計籌邊想富歐。熱血諸生甘廢學,驚心列碎誓同仇。誰知大帥臨城下,忍割燕云十六州。
憶家園廿六首 其一 石榴。明代。顧清。 三十年前手自移,眼看一本作千枝。翠翹紅萼東墻下,幾為貧交入夢思。
太古師彈琴示道輔。宋代。沈遼。 我臥南山正如夢,朝來欲過左史洞。陽羨羽人惠相訪,三尺焦桐行自從。山上赤日烈如火,洞里石泉凝作凍。揮手一奏離騷曲,促軫重作高山弄。巖下隱隱白云生,松風泠泠幽鳥哢。誰識襄陽魏夫子,緇衣遠來自崤雍。身出重圍戰不死,振翼江南若孤鳳。數日相從甘淡薄,不與人間同倥傯。夫子能知琴中趣,不叱老夫無世用。三人出洞日已斜,青山茫茫煙瞢瞢。
憶少年 春色二首 其一。。吳湖帆。 桃花流水,杏花微雨,梅花香雪。芳菲會同夢,占春光三絕。紅袖高樓簾半揭。正相宜、紫簫吹徹。華燈用何有,有多情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