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穿密行盡,勝概集斯亭。
地遠嵐光重,冬溫草木青。
俯鑒含空水,還觀山作屏。
巖溜有時歇,松聲無暫停。
遐思南澗作,仿佛識儀刑。
世緣因歲闊,靜習與心冥。
離人慕肥遯,駐屐戀巖扃。
不似投荒柳,悲吟涕淚零。
南澗亭詩。宋代。張嵲。 行穿密行盡,勝概集斯亭。地遠嵐光重,冬溫草木青。俯鑒含空水,還觀山作屏。巖溜有時歇,松聲無暫停。遐思南澗作,仿佛識儀刑。世緣因歲闊,靜習與心冥。離人慕肥遯,駐屐戀巖扃。不似投荒柳,悲吟涕淚零。
張嵲。 張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陽(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調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參軍,辟利州路安撫司干辦公事。
送姚處士歸亳州。唐代。劉得仁。 白發麻衣破,還譙別弟回。首垂聽樂淚,花落待歌杯。石路尋芝熟,柴門有鹿來。明王下征詔,應就碧峰開。
子昂逸馬圖。元代。袁桷。 神駿飄飄得自閒,天池飛躍下塵寰。青絲絡首誰收得,留與春風十二閑。
題盧益脩畫水仙花。元代。柯九思。 煖瓊柔翠曉慵妝,香損鴛鴦瓦上霜。帝子愁多春夢遠,佩搖明月近瀟湘。
仙姑對奕圖。元代。黃庚。 碧玉花冠素錦裳,對拈棋子費思量。終年不下神仙著,想是蓬萊日月長。
取道長河進宮齋戒即目有懷點筆成什 其四。。弘歷。 必告慈寧曉問安,延緣桂棹溯游瀾。黍芃麥秀香風里,縹緲西池直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