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棲息亂云顛,鑿石開山四十年。投得巖成身老大,更無筋力到巖前。
九龍巖 其二。宋代。蒲宗孟。 老僧棲息亂云顛,鑿石開山四十年。投得巖成身老大,更無筋力到巖前。
蒲宗孟(1022-1088年),字傳正,閬州新井(今四川南部西南)人。仁宗皇祐五年(1053)進士(《郡齋讀書志》卷一九《蒲左丞集》),調夔州觀察推官。治平年間,發生了水災和地震。蒲宗孟上書斥責朝中的大臣,后宮和宦官。神宗熙寧元年(1068)召試學士院,為館閣校勘。六年,進集賢校理(《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四六),同修起居注、知制誥,轉翰林學士兼侍讀。元豐六年(1083),出知汝州,加資政殿學士,徙亳、揚、杭、鄆州。哲宗元祐三年(1088),御史劾在鄆為政慘酷,奪職知虢州(同上書卷四二七)。 ...
蒲宗孟。 蒲宗孟(1022-1088年),字傳正,閬州新井(今四川南部西南)人。仁宗皇祐五年(1053)進士(《郡齋讀書志》卷一九《蒲左丞集》),調夔州觀察推官。治平年間,發生了水災和地震。蒲宗孟上書斥責朝中的大臣,后宮和宦官。神宗熙寧元年(1068)召試學士院,為館閣校勘。六年,進集賢校理(《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四六),同修起居注、知制誥,轉翰林學士兼侍讀。元豐六年(1083),出知汝州,加資政殿學士,徙亳、揚、杭、鄆州。哲宗元祐三年(1088),御史劾在鄆為政慘酷,奪職知虢州(同上書卷四二七)。
夜宿五層樓 其一。明代。王漸逵。 半空樓閣肅虛清,渾象沖融灝氣明。永夜銀河低自照,中天朱鳥靜相擎。祥風浣浣仙靈近,湘簟瀟瀟慧思生。此意未應傳下界,曉來悽對萬家城。
夏日喜雨寫懷 其三。。金幼孜。 玉堂清切地,瀟灑出氛埃。雨點疏疏過,天香冉冉來。隔花鶯歷亂,近水燕飛回。朝退有馀暇,新詩取次裁。
田家謠。宋代。釋文珦。 東坡粟已黃,西疇稻堪獲。農家慶豐年,茅茨舉杯酌。復喜官家用賢相,奮發天威去元惡。詔收寬徭榜村路,悍吏不來雞犬樂。兒音牧牛舍牛擺,翁媼賽神聽神語。飲則兮福鄉土,五日一風十日雨,萬歲千秋戴明主。
粵臺懷古四首分韻得幽字 其三。明代。黃佐。 對酒煙霞晚,裁詩天地秋。坐聞松籟迥,行愛桂巖幽。大澤龍蛇遠,荒臺鹿豕游。向來南海尉,辛苦事嬴劉。
瓶花 其二。清代。朱景英。 攲斜態亦自然佳,暈臉初勻鏡檻排。看未回身春已熟,斑騅誰踏洛陽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