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郎吾家千里駒,朝暮勤苦讀父書。少年綽有老成態,月旦考訂評鄉閭。
明當別我擇賢妃,結束琴劍誰挽裾。春空吹晴惠風暢,煙草弄色和氣舒。
野橋融泄柳絮合,石岸慘愴鳴鶢鶋。乘龍有期弗獲餞,數椽政葺淵明廬。
旅愁冥思莫排遣,離恨掛臆難掃除。況當春晚氣暄淑,著體欲醉甘醴如。
修程所囑蓋養攝,禮畢早辦雙飛輿。婦翁傳道世大儒,習俗再使淳古初。
稔知賢舅繼家學,子如從之師有馀。歸來阿叔待審訂,義路禮門從廣居。
送庾侄親迎延平李先生家。宋代。李處權。 庾郎吾家千里駒,朝暮勤苦讀父書。少年綽有老成態,月旦考訂評鄉閭。明當別我擇賢妃,結束琴劍誰挽裾。春空吹晴惠風暢,煙草弄色和氣舒。野橋融泄柳絮合,石岸慘愴鳴鶢鶋。乘龍有期弗獲餞,數椽政葺淵明廬。旅愁冥思莫排遣,離恨掛臆難掃除。況當春晚氣暄淑,著體欲醉甘醴如。修程所囑蓋養攝,禮畢早辦雙飛輿。婦翁傳道世大儒,習俗再使淳古初。稔知賢舅繼家學,子如從之師有馀。歸來阿叔待審訂,義路禮門從廣居。
(?—1155)宋徐州豐縣人,徙江寧溧陽,字巽伯。李淑曾孫。徽宗宣和間,與陳恬、朱敦儒并以詩名。南渡后曾領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
李處權。 (?—1155)宋徐州豐縣人,徙江寧溧陽,字巽伯。李淑曾孫。徽宗宣和間,與陳恬、朱敦儒并以詩名。南渡后曾領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讀吳漢槎秋笳集有作 其二。清代。屈大均。 黃鵠歌聲苦,何殊漢細君。蛾眉拋白草,鳳翮墮青云。肉酪調齋飯,毛氈制戰裙。雪花如掌大,持打皂雕群。
題李衛公待渡圖。清代。李鍇。 太原公子方隸軍,藥師卻渡黃河津。津頭蕭蕭風雪暮,亦是尋常行路人。驚龍怒虎易形似,難畫英雄當此際。常山太華隱欲動,千尺光芒垂至地。短衣長劍奇仿佛,妙處胸中如有物。赤云敢擊天子氣,黃金待鑄通侯骨。嗚呼丈夫古來抱奇詭,宛轉幾人巖下死!射鉤倘惡晉公子,驊騮又死鹽車底。
送林坦之垂之兄弟上春官二首 其一。明代。鄧云霄。 據地酣歌笑四豪,詩情酒態憶吾曹。坐來夜雨衙齋冷,望去春風馬首高。白眼未清游俠骨,朱弦寧向眾人操。燕臺重價需千里,莫問囊中金錯刀。
寄詩(一作絕微之)。唐代。崔鶯鶯。 自從銷瘦減容光,萬轉千回懶下床。不為傍人羞不起,為郎憔悴卻羞郎。
東蒙秋日。清代。程云。 九日易為風,凄其遠望同。碧山分雪白,黃葉變霜紅。客夢初聞雁,鄉心久憶菘。祇今將改歲,何以謝東蒙。
二郎之官房陵作五言唐律兩章送之 其一。宋代。曹彥約。 入幕曾沾祿,之官始問津。邊城甘冷淡,世路識艱辛。責重杯柈省,公馀簡冊頻。先人清白意,百世尚書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