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懷二陸,才名動三吳,
期人不可作,千載空煙蕪。
當時聘俊筆,萬象爭先驅。
有如明月璧,美價傾鴻都。
世運有翻覆,韞匵真良圖。
惜哉去就乖,毀此千金軀。
人生皆有死,百年同須臾。
獨遺文字芳,乃與天壤俱。
凄凄昆山寒,冉冉谷水枯。
白鶴久已寂,黃犬誰復呼。
荒祠掛殘陽,扁舟入菰蒲。
訪二陸故居。宋代。林景熙。 風流懷二陸,才名動三吳,期人不可作,千載空煙蕪。當時聘俊筆,萬象爭先驅。有如明月璧,美價傾鴻都。世運有翻覆,韞匵真良圖。惜哉去就乖,毀此千金軀。人生皆有死,百年同須臾。獨遺文字芳,乃與天壤俱。凄凄昆山寒,冉冉谷水枯。白鶴久已寂,黃犬誰復呼。荒祠掛殘陽,扁舟入菰蒲。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陽,號霽山。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南宋末期愛國詩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釋褐成進士,歷任泉州教授,禮部架閣,進階從政郎。宋亡后不仕,隱居于平陽縣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撿拾帝骨葬于蘭亭附近。他教授生徒,從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際詩壇、創作成績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溫州歷史上成就最高的詩人。卒葬家鄉青芝山。著作編為《霽山集》。 ...
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陽,號霽山。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南宋末期愛國詩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釋褐成進士,歷任泉州教授,禮部架閣,進階從政郎。宋亡后不仕,隱居于平陽縣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撿拾帝骨葬于蘭亭附近。他教授生徒,從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際詩壇、創作成績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溫州歷史上成就最高的詩人。卒葬家鄉青芝山。著作編為《霽山集》。
和袁望回。宋代。王之道。 千古風流憶孔明,老龍高臥志存身。強陪簪紱更三圣,安坐江湖又四春。便合癡狂稱達者,誰能窮悴作騷人。一杯聊復從公醉,要見予言總是真。
送家鞏寧。清代。陳恭尹。 家世儒官獨典軍,紫髯三十坐高軒。戰旗指處無堅壘,仕路從來有孟門。劍長澀苔收殺氣,馬驕沙草散蹄痕。舊時贈客金錢盡,更向誰人受此恩。
安樂窩中吟 其六。宋代。邵雍。 安樂窩中春不虧,山翁出入小車兒。水邊平轉綠楊岸,花外就移芳草堤。明快眼看三月景,康強身歷四朝時。鳳凰樓下天津畔,仰面迎風倒載歸。
小適園桃花忽開 其二。明代。王鏊。 花開猶未報人知,花下行吟漫自思。花若能言應笑我,年年無酒只題詩。
臺州郡齋雜詠十二首 雙巖堂。宋代。尤袤。 兩巖郁青蒼,中有堂突兀。回廊外環繞,脩竹布行列。懸崖上幽徑,窺壁見遺碣。面墻誰所筑,除去礙膺物。
酬姜仁夫用陽明韻見贈兼懷陽明四首 其四。明代。湛若水。 險阻思安土,樂天安可忘。念彼同懷子,暌別令心傷。天地尚回轉,日月會有常。咫尺乃千里,何況道路長。滁云耿懸榻,婺雨暗山房。摩挲舊題句,中夜夢連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