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賓會高堂,嘉魚脫重淵。
霜鰓尚呀呷,綠藻仍牽連。
廚人起揎袖,刀機鳴鏗然。
斷尾頳縠碎,批鱗玉花翩。
云雷蓊深釜,清香已遙傳。
投蔥裂素絲,裁姜落金錢。
陶甌舉筠箸,更覺真味全。
細紋松江鱸,縮頸槎頭鳊。
吾儕但知飽,美惡無棄捐。
何論調羹手,聊復試小鮮。
與純臣原仲溫其煮魚羹。宋代。劉子翚。 從賓會高堂,嘉魚脫重淵。霜鰓尚呀呷,綠藻仍牽連。廚人起揎袖,刀機鳴鏗然。斷尾頳縠碎,批鱗玉花翩。云雷蓊深釜,清香已遙傳。投蔥裂素絲,裁姜落金錢。陶甌舉筠箸,更覺真味全。細紋松江鱸,縮頸槎頭鳊。吾儕但知飽,美惡無棄捐。何論調羹手,聊復試小鮮。
劉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學家。字彥沖,一作彥仲,號屏山,又號病翁,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劉韐子,劉子羽弟。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邃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著有《屏山集》。 ...
劉子翚。 劉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學家。字彥沖,一作彥仲,號屏山,又號病翁,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劉韐子,劉子羽弟。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邃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著有《屏山集》。
贈吳孝父歸黃山。明代。區大相。 黃山連碧虛,上有軒轅居。丹臺久蕪沒,何客此結廬。結廬獨長往,早發金庭想。高揖曹阮輩,煉藥恣偃仰。紫房閉綠苔,清澗裊云來。丹井昔常潔,瑤宮今始開。自為黃山客,醉拂黃山石。兀然發孤嘯,千峰斂暮色。何時啟石關,投足遍人寰。意欲窮九有,歸臥云松間。君去亦多時,君來何太遲。容成與浮丘,招手白云期。昔落風塵里,名姓在人耳。今返煙霞際,悠然與終始。三十二蓮峰,蕩漾金芙蓉。歸來當見憶,云鶴許相從。
南天門觀音寺遙望。。弘歷。 古剎禮大士,虛堂息勞身。旋起憑欄望,舊徑還如新。谷轉見行騎,山高截片云。是時秋始孟,綠樹猶繁紛。兩山辟仙境,一路無纖塵。裊裊旌旆影,隱現出嶙峋。逸興一以暢,轉益憂懷頻。念彼隨從者,跋涉良苦辛。
總宜園。宋代。翁元龍。 此間不愧總宜名,山色湖光任雨晴。鴻雁一聲秋意慘,疏楊援曳尚多情。
山莊午節次韻酬雪湖二首 其二。明代。謝遷。 半掩衡門不系船,醒時歌詠醉時眠。逍遙笠屐湖邊路,蓊郁桑麻雨后天。嘉會有緣憑入社,素餐非分合歸田。古來莫逆真能幾,蚤晚相過一粲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