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逕兩山合,迢迢入青空。
前橫交劍流,后倚疊云屏。
平生三笑圖,此日丹元庭。
雙瀑隱如畫,可玩不可聽。
東瀑更飄灑,珠璣落青冥。
丹井久湮蕪,蛻骨何由靈。
何年老鶴歸,松檜語丁寧。
苦竹不肯筍,知此味甘馨。
秋深石壇冷,液液枕參橫。
簡寂觀。宋代。鄧剡。 一逕兩山合,迢迢入青空。前橫交劍流,后倚疊云屏。平生三笑圖,此日丹元庭。雙瀑隱如畫,可玩不可聽。東瀑更飄灑,珠璣落青冥。丹井久湮蕪,蛻骨何由靈。何年老鶴歸,松檜語丁寧。苦竹不肯筍,知此味甘馨。秋深石壇冷,液液枕參橫。
鄧剡。 鄧剡(1232-1303),字光薦,又字中甫,號中齋。廬陵人(今江西省吉安縣永陽鎮鄧家村)。南宋末年愛國詩人、詞作家,第一個為文天祥作傳的人。他與文天祥、劉辰翁是白鷺洲書院的同學。
送傅守歸。宋代。劉宰。 仕至二千石,富貴有足樂。官為諫大夫,亦足究所學。蘭階擢珠樹,金閏聊棣萼。何妨赤松游,不負黃石約。
大名客舍。元代。曹伯啟。 辭鄉彈指浹旬過,謾擬長松帶女蘿。僧室夢回愁思冗,侯門食罷強顏多。世途千里心如折,茅屋雙親鬢已皤。富貴本來勤苦得,不須彈鋏動高歌。
寄詩(一作絕微之)。唐代。崔鶯鶯。 自從銷瘦減容光,萬轉千回懶下床。不為傍人羞不起,為郎憔悴卻羞郎。
憶王孫 其二 游西施山。清代。毛奇齡。 西施歌館舊城東。畫棟朱欄映碧空。花絮陰陰趁晚風。翠重重。石上胭脂墮雨紅。